[发明专利]飞行器座舱空气配平装置、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15830.8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5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唐慧儒;黄星;朱菁雅;沈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茅翊忞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器 座舱 空气 平装 温度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座舱空气配平装置,包括:第一侧气体引导回路,第一侧气体引导回路设置在第一侧引气供应部和第一温控区域之间,并且包括第一侧冷气供应回路和第一侧热气供应回路,第二侧气体引导回路,第一侧气体引导回路设置在第二侧引气供应部和第二温控区域之间,并且包括第二侧冷气供应回路和第二侧热气供应回路,以及设置在第一侧气体引导回路中的备份配平压力调节活门,备份配平压力调节活门在第一侧引气供应部的下游设置在第一侧热气供应回路中。通过这种架构,使得在两侧制冷装置失效时,确保座舱温度控制系统功能正常。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飞行器座舱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座舱空气配平装置,用于飞行器座舱或机舱中分区域独立温控,该座舱空气配平装置具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座舱乘客舒适性。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飞行器座舱空气配平装置的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舒适的飞行器座舱温度环境可保证机组人员正常执行飞行任务并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机环境。然而,在冷天工况下飞行器巡航高度机舱外空气温度低至零下50℃以下,因此,通过空调组件(用于制冷)和配平空气系统共同来实现诸如民用客机之类的飞行器上的座舱温度控制。同时,为满足不同区域乘客对座舱温度的不同需求,将座舱划分为若干个温控区域,通过配平系统实现座舱分区域的独立温度控制。
在现有技术的配平系统中,配平空气通常从左、右侧流量控制活门(FCV)下游引气,通过配平空气压力调节活门(TAPRV)调节压力后供入下游,以便与通风管路内的供气混合后供入不同温控区域。这种结构存在问题为:若空调组件失效,受空调组件反馈调节的FCV也关闭,配平系统也无法工作并且被迫关闭。由于左右两侧配平管路独立,当一侧配平空气系统失效时,该侧配平空气系统所对应的座舱温控区域便无热气体输入,从功能备份性上来讲,这种结构不具优势。
另外,配平空气也可以从左、右侧流量控制活门(FCV)上游引气,这样可保证空调组件失效时配平系统正常工作。左、右两侧配平管路相连通,可以保证一侧配平空气系统失效时,由另一侧配平系统供气到各个温控区域,具有一定功能备份性,可以说这种架构解决了之前架构的部分问题,但这种架构仍然具有一些问题:
(1)配平引气口在FCV上方,则管路及活门的验证压力及爆破压力要求更加严酷,潜在的增加管路重量。且控制逻辑极其复杂,并增加了飞行员操作负担。
(2)若其中一个配平空气活门(TAV)失效在开位,为避免舱室局部过热,需关闭两侧配平管路,则不存在系统备份优势。
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飞行器座舱空气配平装置,并且该飞行器座舱空气配平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飞行器座舱温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改善座舱的舒适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飞行器座舱空气配平装置,以实现飞行器座舱中分区域独立温控,并且能够在多种失效模式下仍能确保系统的正常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座舱空气配平装置,该飞行器座舱空气配平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侧气体引导回路,第一侧气体引导回路设置在第一侧引气供应部和第一温控区域之间,并且包括并联联接并在第一温控区域上游汇合的第一侧冷气供应回路和第一侧热气供应回路,
第二侧气体引导回路,第一侧气体引导回路设置在第二侧引气供应部和第二温控区域之间,并且包括并联联接并在第二温控区域上游汇合的第二侧冷气供应回路和第二侧热气供应回路,以及
设置在第一侧气体引导回路中的备份配平压力调节活门,备份配平压力调节活门在第一侧引气供应部的下游设置在第一侧热气供应回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58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