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及加工该锅具的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7914.3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0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车宇峰;崔传斗;王海刚;周小虎;何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钛斗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P23/06;B24B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杨小亮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复合 制造 方法 加工 生产 系统 | ||
1.一种高性能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预先裁剪的圆片锅料进行拉伸处理,以形成设计形状的锅坯;
S2:对步骤S1中形成的锅坯进行口部切边处理,以去除多余废料,得到设计尺寸的锅坯;
S3:对步骤S2中得到的锅坯内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S4:对步骤S3抛光处理后的锅坯内表面进行喷砂处理,用于增大锅坯内表面粗糙度;
S5:对步骤S4喷砂处理后的锅坯内表面进行冷喷涂钛粉,以在锅坯内表面形成钛基层;
S6:对步骤S5冷喷涂处理后的锅坯内表面进行热喷涂氧化钛粉,以在钛基层表面形成氧化钛层,用于提高表面硬度;
S7:对步骤S6热喷涂处理后的锅坯内表面进行精磨处理,要求粗糙度达到Ra1以下;
S8:对步骤S7精磨处理后的锅坯进行清洁处理,并晾干;
S9:对步骤S8清洁处理后的锅坯内表面进行真空紫外线预照射,用于增加锅坯内表面活性;
S10:对步骤S9真空紫外线预照射后的锅坯内表面进行碳离子注入,以降低锅坯内表面摩擦系数,用于提高锅坯内表面不粘性能,最后再通过机加工开孔,完成手柄的安装,即得到复合锅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圆片为铝制圆片或者铝基层状复合圆片或者钛基层状复合圆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冷喷涂钛粉时,采用的工作气体为氮气或氦气,喷涂气压为4~6Mpa;使用的钛粉粒径为45μm~150μm,形成的钛基层厚度为0.1~0.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热喷涂氧化钛粉时,使用的氧化钛粉粒径为15μm~45μm,形成氧化钛层的厚度为100μm~300μm,且精抛后剩余氧化钛层的厚度>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中真空紫外线预照射时,真空室的压强为10-4Pa~102Pa,紫外线预照射时间为15~2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碳离子注入时,采用电子回旋共振型离子注入机,离子的加速电压为7.5~30kV,碳离子的注入量为3×1017/cm2~10×1017/cm2,碳离子的注入深度为0.3~1.2μm。
7.一种高性能复合锅具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生产系统包括物料输送带(11),沿所述物料输送带(11)的传输方向依次间距设置有:
拉伸装置(1),用于拉伸圆片锅料形成锅坯;
口部滚切装置(2),用于去除锅坯口部多余废料;
内外抛光装置(3),用于抛光锅坯的内外表面;
喷砂装置(4),用于增加锅坯内表面的粗糙度;
冷喷涂装置(5),用于在锅坯内表面喷钛粉,形成钛基层;
热喷涂装置(6),用于在锅坯内表面喷氧化钛粉,形成氧化钛层;
精抛装置(7),用于对锅坯内表面进行精磨,以降低粗糙度;
超声波清洗装置(8),用于清洁锅坯;
紫外线预照射真空装置(9),用于增加锅坯内表面活性;
离子注入装置(10),用于提高锅坯内表面不粘性能;
其中,所述物料输送带(11)为两条且呈并排间距布置,所述热喷涂装置(6)位于两条物料输送带(11)的衔接处,其余各个装置均布在两条物料输送带(11)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钛斗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钛斗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79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