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及加工该锅具的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7914.3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0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车宇峰;崔传斗;王海刚;周小虎;何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钛斗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P23/06;B24B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杨小亮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复合 制造 方法 加工 生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及加工该锅具的生产系统,该制造方法通过在锅具内表面先后进行冷喷涂钛粉和热喷涂氧化钛粉,最终在锅具内表面形成硬度较高的氧化钛层,使锅具具备了耐磨性能;然后再此基础上依次进行了精磨、清洁、真空紫外线预照射和碳离子注入工序,显著降低了锅具内表面摩擦系数,提高表面的不粘性能;另外本发明据此制造方法还提供了一种加工该锅具的生产系统。本发明相比传统方法制造的锅具,不仅获得的锅具耐磨性好,且具有良好的不粘性能,同时相比传统轧制复合材料制作成本更低;另外通过该生产系统避免了工序之间的人工搬运,节省人力,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可实现工业化大规模量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餐厨用品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及加工该锅具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不粘锅逐渐走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中。顾名思义,不粘锅即做饭不会粘锅底的锅,现有的不粘锅具内胆使用了不粘涂层来实现锅具的低附着性和易清理性,常见的不粘涂层分为以特氟龙(聚四氟乙烯)为代表的含氟化合物涂层和陶瓷类涂层,这类涂层大多是采用高压喷涂或者静电喷涂方式进行涂覆,再用加热保温固化,其缺点是所得的涂层结合力较低、表面硬度低不耐磨,涂层在使用过程中易因使用温度过高和摩擦出现涂层起皮脱落现象,从而失去不粘性。特别是特氟龙涂层是公认的致癌物质,脱落后随食物进入影响人体的健康。
而不使用涂层的锅具如不锈钢锅,其不粘性较差,使用时食物经常粘锅影响体验感,同时不锈钢在长时间使用后会有重金属析出,危害人体健康。随着科学的不断探索,人们发现钛金属不含重金属,且具有抑菌性,因此,钛被视为做炊具、餐具的一种非常好的选择,但纯钛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差、导热性差,使用纯钛制作的锅具在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划痕,同时烹饪食物时的不粘效果差,常用钛及钛复合锅具采用原材料通常是轧制复合而成,并不能改变钛材料表面的性能。因此,如何提高含钛复合锅的钛表面硬度和食物不粘性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另外,众所周知,在锅具的生产工艺中,需要涉及拉伸切边、抛光、喷涂、清洗等多道工序。现有技术中,对每道工序加工采用相对独立的生产车间进行加工,单道工序完成后的半成品需要人工转移到下一道工序,缺点是提升了人工成本、费事费力,同时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一种高性能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及加工该锅具的生产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性能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及加工该锅具的生产系统,通过本发明制造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涂层类锅具表面耐磨差、涂层易脱落以及非涂层类锅具不粘性差、耐磨性差等技术问题;另外通过该生产系统降低了工序之间的衔接成本,且节省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适合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一种高性能复合锅具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预先裁剪的圆片锅料进行拉伸处理,以形成设计形状的锅坯;
S2:对步骤S1中形成的锅坯进行口部切边处理,以去除多余废料,得到设计尺寸的锅坯;
S3:对步骤S2中得到的锅坯内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S4:对步骤S3抛光处理后的锅坯内表面进行喷砂处理,用于增大锅坯内表面粗糙度;
S5:对步骤S4喷砂处理后的锅坯内表面进行冷喷涂钛粉,以在锅坯内表面形成钛基层;
S6:对步骤S5冷喷涂处理后的锅坯内表面进行热喷涂氧化钛粉,以在钛基层表面形成氧化钛层,用于提高表面硬度;
S7:对步骤S6热喷涂处理后的锅坯内表面进行精磨处理,要求粗糙度达到Ra1以下;
S8:对步骤S7精磨处理后的锅坯进行清洁处理,并晾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钛斗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钛斗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79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