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警务巡检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32710.9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6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现;尹鹤;曾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融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明晖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警务 巡检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警务巡检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源于无人机的区域信息;根据区域信息判断对应区域是否出现治安警情;若区域存在治安警情,根据治安警情向对应的无人机发出关于采集涉事人员信息的跟踪请求;获取无人机所采集到关于涉事人员的实时跟踪视频信息;将实时跟踪视频信息发送至指挥中心平台。本申请获取区域信息并进行判断:若判断得出区域信息存在治安警情,则让无人机对涉事人员信息进行实时跟踪;将实时跟踪视频信息发送到指挥中心平台,有助于让指挥中心平台可以依据涉事人员的行动轨迹对应派遣警察进行围堵抓捕,有助于让治安警情得到及时控制,减少人员和财物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警务巡检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警务通常指的是警察为了维持社会治安所需要完成的事务。常规的警务包括区域巡检等工作。区域巡检一般由警察采用步行方式或者使用机动车去完成。上述工作有助于及时发现区域内的违法犯罪活动,可以有效保护到当事人的利益,以及维持秩序。
然而常规的方式存在局限性。具体地,步行方式所覆盖的地理范围相对小,巡检的效果差。而机动车相比于步行方式来说,其覆盖的地理范围相对大,但是由于机动车只能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在巡检方面被机动车道所限制。也对巡检的效果造成影响。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提高巡检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警务巡检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警务巡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源于无人机的区域信息;
根据所述区域信息判断对应区域是否出现治安警情;
若区域存在治安警情,根据所述治安警情向对应的无人机发出关于采集涉事人员信息的跟踪请求;
获取所述无人机所采集到关于涉事人员的实时跟踪视频信息;
将所述实时跟踪视频信息发送至指挥中心平台。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申请通过无人机在预设的区域进行飞行巡检,无人机按照预设的路径进行飞行的过程中,拍摄现场情况并形成区域信息,本申请可以采用云服务器作为管理控制器,管理控制器采集到区域信息后,对区域信息进行判断,若判断得出区域信息存在治安警情,则管理控制器向对应的无人机发出跟踪请求,让无人机对涉事人员信息进行实时跟踪,从而让管理控制器获取到实施跟踪视频信息,起到及时响应治安警情的作用;并且管理控制器将实时跟踪视频信息发送到指挥中心平台,有助于让指挥中心平台可以依据涉事人员的行动轨迹对应派遣警察进行围堵抓捕,有助于让治安警情得到及时控制,减少人员和财物的损失。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区域信息判断对应区域是否出现治安警情的具体步骤包括:
预设斗殴行为识别模型;
利用所述斗殴行为识别模型对区域信息进行分析;
若分析得出所述区域信息存在斗殴行为,则得出区域存在关于斗殴行为的治安险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申请采用深度学习的方式提高识别判断的精度,深度学习形成的斗殴行为识别模型,可以有效地分析区域信息中是否存在斗殴行为,达到自动判断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区域信息判断对应区域是否出现治安警情的具体步骤包括:
预设抢劫行为识别模型;
利用所述抢劫行为识别模型对区域信息进行分析;
若分析得出所述区域信息存在抢劫行为,则得出区域存在关于抢劫行为的治安险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融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融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2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