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器件、电路板、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4076.2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4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黄思林;李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2H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魏润洁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器件 电路板 二次 电池 用电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器件、电路板、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电子器件包括半导体晶圆、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构件和导电件;第一电极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的第二端分别用于与外部电路电连接;第一电极的第二端、半导体晶圆和第二电极的第一端收容在第一构件中;导电件设于第一构件,第一电极的第二端、导电件、半导体晶圆和第二电极的第一端电连接,导电件被配置为响应于电子器件的温度高于温度阈值,导电件熔断以断开第一电极和半导体晶圆。本申请提供的电子器件能够在电子器件温度过高时,切断流经电子器件的异常电流,提升电子器件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器件、电路板、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是一种将外界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其内部,以在需要时对外部用电设备(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二轮车、无人机、电动工具等)进行供电的装置。二次电池中除了能进行电能存储和输出的电池单体,还包括响应于控制二次电池充放电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电路板,BMS电路板中设置有多种电子器件,电子器件在滥用工况下存在较大的失效概率,失效的电子器件容易烧蚀,甚至点燃整个二次电池,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综上,需要设计出一种电子器件、电路板、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器件、电路板、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能够在电子器件温度过高时,切断流经电子器件的异常电流,提升电子器件的安全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器件,包括半导体晶圆、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构件和导电件;第一电极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的第二端分别用于与外部电路电连接;第一电极的第二端、半导体晶圆和第二电极的第一端收容在第一构件中;导电件设于第一构件,第一电极的第二端、导电件、半导体晶圆和第二电极的第一端电连接,导电件被配置为响应于电子器件的温度高于温度阈值,导电件熔断以断开第一电极和半导体晶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自第一表面向靠近第二表面方向凹陷的凹部,导电件的至少部分设于凹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部包括与第二表面相对间隔设置的底面,导电件的至少部分设于底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第一材料层电连接第一电极和半导体晶圆,第二材料层为助熔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材料层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三表面的至少部分与底面接触,第四表面设置于第一材料层背离底面的一侧,第二材料层与第四表面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半导体晶圆包括第三电极和晶圆本体,第一电极的第二端、导电件、第三电极、晶圆本体和第二电极的第一端依次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电极的第一端与导电件连接;第一构件包括设置于底面上的开口,第一电极的第二端、第三电极的第一端分别通过开口与第一层料层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构件包括绝缘部,绝缘部填充于第三电极的第二端和导电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和晶圆本体相对设置,晶圆本体靠近导电件的一侧与第三电极的第二端连接,晶圆本体远离导电件的一侧与第二电极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的熔化温度为280℃~320℃。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路板,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子器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芯模组和如第二方面提供的电路板,电芯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电芯模组与电路板电连接。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用电主体,以及如第三方面提供的二次电池,二次电池用于为用电主体提供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4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