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及其搭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46529.3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8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严伟;李想;薛敏;李海涛;李晓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E03F5/10;E03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志坤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野生 动物 隐蔽 系统 及其 搭建 方法 | ||
1.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围设在浅坑(1)周侧的多个石块(10);
搭建在浅坑(1)上方的骨架(2);
设置在浅坑(1)内部用于加热的加热装置;
设置在浅坑(1)底部与外界相连通的蓄水池(3);
以及设置在浅坑(1)底壁与蓄水池(3)相连通的排水装置,
所述排水装置包括:环设在浅坑(1)底壁周侧的环形槽(31);设置在浅坑(1)底部且一端连接环形槽(31)、另一端连接蓄水池(3)的排水管(32);以及设置在环形槽(31)内用于控制排水管(32)管口开合的限流组件,其中,所述限流组件包括:竖直安装在环形槽(31)底壁且位于排水管(32)管口周侧的多个竖杆(33);活动套设在竖杆(33)上用于密封排水管(32)管口的浮板(34);以及螺纹连接在竖杆(33)顶部用于限制浮板(34)位置的限位环(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坑(1)底壁从中间向环形槽(31)的方向高度逐渐减小,以使浅坑(1)底壁形成预定的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坑(1)顶部周侧的地面环设有排水渠(4),所述排水渠(4)底部通过管道(41)与蓄水池(3)相连接,所述排水渠(4)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遮盖排水渠(4)的网板(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内侧倾斜设置有多个由中间向浅坑(1)周侧延伸的导流板(5),所述导流板(5)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且导流板(5)靠近浅坑(1)边缘的一端高度低于远离浅坑(1)边缘的一端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周侧安装有多个支撑柱(21),所述支撑柱(21)底部螺纹连接有插杆(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在浅坑(1)底部的多个均匀分布且与电源相连接的加热管(6);以及安装在浅坑(1)内壁多个与加热管(6)的电源相连接的湿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3)内壁安装有与显示端相连接的水位监测仪,所述蓄水池(3)安装有延伸至地面上的输水软管(7)。
8.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搭建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隐蔽地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挖掘预定深度的浅坑(1);
步骤二:将石块(10)与干枯的树干在浅坑(1)上搭建骨架(2);
步骤三:将枯树枝覆盖于搭建好的骨架(2)上;
步骤四:在覆盖有枯树枝的骨架(2)表面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65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