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移承载装置和桥梁伸缩缝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2861.0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5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冯斌;竹永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路智造(北京)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夏华栋;顾可嘉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移 承载 装置 桥梁 伸缩缝 结构 | ||
1.一种滑移承载装置,用于安装在桥梁的梁体间隔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构件和密封件;
所述支撑构件成对设置,用于对称安装在梁体间隔的两侧;
所述密封件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构件之间,用于在两个所述支撑构件间滑移;
所述支撑构件的顶部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密封件的底部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滑移限位件,所述滑移限位件位于所述密封件的下方,在横向上与两个所述支撑构件滑动连接,用于限制所述密封件在纵向上的滑移;
所述滑动限位件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密封件上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插在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限位杆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移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斜面;
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横部和纵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纵部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构成匚型,所述滑移限位件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所述支撑构件的匚型开口内,与匚型开口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移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于所述支撑构件的匚型开口内,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上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下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和所述下支撑柱一一对应;
所述滑移限位件上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包括位于所述滑移限位件顶部的上滑移槽和位于所述滑移限位件底部的下滑移槽;
所述上支撑柱位于所述上滑移槽内,与所述上滑移槽滑动配合;
所述下支撑柱位于所述下滑移槽内,与所述下滑移槽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移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滑移槽和所述下滑移槽均为长圆形槽,长度方向与两个所述支撑构件的对称面垂直;
所述上支撑柱的底面与所述上滑移槽的底面贴合,所述下支撑柱的顶面与所述下滑移槽的顶面贴合;
所述上支撑柱的底面周缘、所述下支撑柱的顶面周缘均呈圆滑设置;
所述密封件在所述第二斜面的端部呈圆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移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杆的顶端与所述密封件相连,所述限位杆的底端设有限位块;
所述密封件的底面与所述滑移限位件的顶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限位块的顶面与所述滑移限位件的底面之间设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移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孔为长圆形孔,长度方向与两个所述支撑构件的对称面垂直;
所述限位孔、所述限位杆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
多个所述限位孔沿所述限位孔的宽度方向呈阵列分布。
8.一种桥梁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间隔设置的两梁体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滑移承载装置;
两个所述梁体之间设有安装槽,所述滑移承载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滑移承载装置为多个,沿所述梁体的宽度方向,多个所述滑移承载装置并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桥梁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槽的底面设有弹性浇筑层,所述滑移承载装置安装在所述弹性浇筑层上;
所述弹性浇筑层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超高性能混凝土层的任一种或其组合,用于承重、减震和消除所述梁体的扭转变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桥梁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第一安装板,形成间隔的两个所述梁体的侧壁设有第二安装板;
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构件的一侧相抵,用于限制所述滑移承载装置收缩时的位移;
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支撑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支撑构件的另一侧相抵,用于限制所述滑移承载装置伸张时的位移;
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限位板之间夹持有止水带的端部,所述止水带在两个所述梁体之间呈U形设置,长度不小于所述梁体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路智造(北京)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路智造(北京)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28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接接触式冷却、加热固态储氢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