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绕线骨架自动插针装置及其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6491.8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7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爱可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B07C5/00;B07C5/02;B07C5/36;B07C5/38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翼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14 | 代理人: | 朱林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骨架 自动 装置 及其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绕线骨架自动插针装置及其检测系统,包括送料机构、第一拨料机构、第二拨料机构、检测机构,送料机构用于U型料件的送料;通过第一拨料机构的第一推料气缸将U型料件推动至第一拨料气缸所在的下方位置,然后通过第一拨料气缸将U型料件推动至送针机构所在的下方位置;通过送针机构的送针件将插针件送至U型料件所在的前端部,再通过插针件将插针件插入至U型料件所在的前端部,随后转移至第二拨料机构;检测机构对已插入插针的U型料件检测后通过分拣机构分拣后再进行回收。通过第一拨料机构以及第二拨料机构分别对U型料件和插针拨料后,能够有效实现插针位于U型料件前端部插针的对齐,减少了产品件的不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绕线骨架自动插针装置及其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机绕线骨架主要由插针和骨架本体组成,这种电机绕线骨架的外形通常呈现弧形结构,然后在其外侧缠绕线圈并位于电机的外侧。一般骨架本体为塑胶材质,插针为金属材质,在目前加工的时候,都是采用单一的插针插入骨架本体的方式,逐个将插针逐个插入在骨架本体上。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2354679.8中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电机绕线骨架插针机,包括机架、骨架输送机构、插针供给加工单元、检测机构,插针供给加工单元用于将插针线从上往下加工并传送给下方的骨架输送机构上需要插针的骨架,这种结构在插针时,是将插针线逐个插入在骨架的前端位置,由于在插入过程中插针线的位置始终不变,而骨架随底部的输送装置一直在移动,由于输送装置本身存在一定的偏差,造成插针时位置的偏离,即同一产品件上的两组插针间距相差较大,合格率较低,当输送带运行间隔一段时间后需要及时调整,避免更大的误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绕线骨架自动插针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机绕线骨架自动插针装置,包括送料机构、第一拨料机构、送针机构、第二拨料机构、检测机构、分拣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用于U型料件的送料;
所述第一拨料机构包括在第一推料气缸和第一拨料气缸,通过所述第一推料气缸将U型料件推动至第一拨料气缸所在的下方位置,然后通过第一拨料气缸将U型料件推动至送针机构所在的下方位置;
所述送针机构包括送针件和插针件,通过送针件将插针件送至U型料件所在的前端部,再通过插针件将插针件插入至U型料件所在的前端部,随后转移至第二拨料机构;
所述第二拨料机构包括第二推料气缸和第二拨料气缸,所述第二拨料气缸将已插入插针的U型料件拨动到U型架上,然后再通过第二推料气缸将已插入插针的U型料件输送至检测机构;
所述检测机构对已插入插针的U型料件检测后通过分拣机构分拣后再进行回收。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所在的前端部设置有振动料盘,通过振动料盘将U型料件输送至送料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上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滑道,将U型料件于滑道内有序排序。
进一步的,所述送针件包括送针平台以及接针气缸、送针气缸,所述送针平台上沿平行设置多组送针通道,将插针件有序排序,随后通过所述接针气缸将送针通道最下方滑落的插针件接收后,再通过送针气缸将被接收到的插针件转移至插针件所在的位置。
进一步的,送针件包括送针平台以及接针气缸、送针气缸,所述送针平台上沿平行设置多组送针通道,将插针线有序排序在通道内,随后通过所述接针气缸将送针通道最下方伸出的插针线截断并形成插针,再通过送针气缸将被接收到的插针转移至插针件所在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送针通道每两组之间的间距与U型料件前端部的间距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爱可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爱可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64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