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识别的汽车零部件标注方法与可视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57492.4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3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忠;刘振星;刘伟;徐正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邦邦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58 | 分类号: | G06F16/58;G06F16/583;G06F16/51;G06F16/54;G06Q10/00;G06Q5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0 | 代理人: | 焦丽雅 |
地址: | 100018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识别 汽车零部件 标注 方法 可视化 系统 | ||
1.一种基于数据识别的汽车零部件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输入替换零部件参数特征;
S200:基于所述替换零部件参数特征,在汽车框架参数结构图中匹配零部件替换位置;
S300:基于匹配出的零部件替换位置,在执行零部件替换后,在汽车框架参数结构图中所述的零部件替换位置标注所述替换零部件参数特征;
S400:判断所述零部件替换位置在所述汽车框架参数结构图中是否存在对称位置;
如果存在,则显示所述对称位置已有的零部件参数;
S500:将所述替换零部件参数特征与所述对称位置已有的零部件参数执行差异性比对,并在所述汽车框架参数结构图的对比图中标注所述差异性比对结果;
所述步骤S100中输入的替换零部件参数特征包括:
替换零部件的替换时间、零部件尺寸、零部件名称以及零部件生产厂家;
所述步骤S200中所述汽车框架参数结构图为汽车的整体车身框架的俯视二维平面坐标网格图,所述网格图包括多个网格位置坐标,每个网格位置坐标对应至少一个可替换零部件;
所述汽车框架参数结构图采用如下步骤预先配置:
S1:建立车身形式数据库;
S2:基于车身形式数据库,为不同车型的车身建立坐标数据库及坐标图;
S3:将每一个车型的坐标数据库与该车型对应的配件数据库执行同步;
S4:基于坐标数据库与配件数据库构建整体车身框架的俯视二维平面坐标网格图;
所述汽车框架参数结构图中,所述坐标数据库用于存储俯视二维平面坐标值,所述配件数据库用于存储每个俯视二维平面坐标值对应的可替换零部件的参数特征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识别的汽车零部件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00判断所述零部件替换位置在所述汽车框架参数结构图中是否存在对称位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01:获取所述零部件替换位置的第一网格位置坐标以及该网格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可替换零部件的第一零部件名称和第一零部件尺寸;
S402:获取所述第一网格位置坐标在所述汽车框架参数结构图关于水平中轴线或者垂直中轴线对称的第二网格位置坐标;
S403:获取所述第二网格位置坐标的至少一个第二可替换零部件的第二零部件名称和第二零部件尺寸;
S404:若存在一个第二零部件名称与所述第一零部件名称相同,和/或,第一零部件尺寸与所述第二零部件尺寸相同,则存在所述对称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识别的汽车零部件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00中,若所述零部件替换位置在所述汽车框架参数结构图中不存在对称位置,则隐藏所述零部件替换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识别的汽车零部件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标数据库采用二维数组存储俯视二维平面坐标值,所述配件数据库采用环形栈存储每个俯视二维平面坐标值对应的可替换零部件的参数特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邦邦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邦邦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74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