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16m方坯直轧棒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1781.1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9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邹淑峰;王志波;陈玉;赵宗洋;梁旭东;蔡清水;蒋孚孝;沈强;徐成会;杜希昌;李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B21B45/00;B22D11/00;B22D11/18;B22D11/22;C21D1/42;C21D9/00;C21D11/00;C22C38/02;C22C38/04;C22C38/60 |
代理公司: | 山东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6 | 代理人: | 杨先凯 |
地址: | 276624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6 方坯直轧棒材 方法 | ||
1.一种连铸16m方坯直轧棒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后传送阶段:
在直轧辊道上安装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利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将钢坯加热到920℃~940℃,控制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升温速率为7℃/s~10℃/s,且钢坯的通条温差控制在35℃以下;
提高直轧辊道的传送速度至4m/s~5m/s,减少钢坯在直轧辊道过程中的等待时间;
在直轧辊道上设置保温罩,且保温罩的内壁内衬耐火材料,采用保温罩包裹覆盖钢坯,对钢坯进行保温隔热;
将钢坯在辊道上的等待位置设置在保温罩内部,减少等待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16m方坯的尺寸为(160-180)×(160-180)×16000mm;
待直轧的钢坯的连铸阶段:
中间包中的钢水的成分为:0.20%~0.25%的C,0.45%~0.65%的Si,0.95%~1.15%的Mn,P≤0.045%,S≤0.045%,余量的Fe元素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中间包中的钢水的温度为1518℃~1533℃,过热度为16℃~26℃;
结晶器内的冷却水流量为2400L/min~2600L/min,结晶器中的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差为≤10℃;
拉矫机的拉速为3.8m/min~4.4m/min,在结晶器与拉矫机之间设置四段配水,控制拉矫机中的铸件的温度为1020℃~1050℃,四段配水依次为足辊水、二区水、三区水和四区水,足辊水流量为300L/min~350L/min,二区水流量为400L/min~450L/min,三区水流量为150L/min~200L/min,四区水流量为200L/min~250L/min;
铸坯切后头部温度为970℃~1020℃,铸坯切后尾部温度为1000℃~1060℃;
待直轧的钢坯的连轧阶段:
连轧方法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粗轧、中轧、精轧、控制冷却、飞剪剪切、在冷床上进行冷却、自然时效;
精轧机组包括根据钢材通过的先后顺序依次设置的平轧机、立轧机、预切道次轧机、切分道次轧机、椭圆道次轧机、圆道次轧机、成前道次轧机、成品道次轧机;
控制进粗轧机组的初轧温度为920℃~930℃,粗轧为6道次;
控制进中轧机组的温度为910℃~920℃,中轧为6道次;
控制进精轧温度为900℃~915℃;
上冷床温度为850℃~9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16m方坯直轧棒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是8机8流,同时出8个铸坯,且连轧是2条生产线,将8流中的4流或者5流供第一条连轧生产线直轧,剩余流的钢坯先热送进加热炉然后供给第二条连轧生产线,或者剩余流的钢坯进入连铸冷床暂时储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16m方坯直轧棒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冷却系统的总长为7m,冷却水流量140m3/h~150m3/h,水压为1.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17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