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轨道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5322.0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1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汤晨雨;李楷;秦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奕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1/17 | 分类号: | E01B31/17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戚红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金凤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轨道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轨道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轨道打磨装置,包括行走底座和安装在行走底座上的类机械手打磨器,所述类机械手打磨器包括水平驱动机构、转向机构和纵向驱动机构,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安装在行走底座上,所述转向机构安装在水平驱动机构上,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带动转向机构水平移动且水平移动的方向与行走底座的行进方向X垂直,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安装在转向机构上,所述纵向驱动机构上设有砂带打磨机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轨道打磨装置,解决了现有打磨器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且打磨效率低及价格昂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轨道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列车运输能力和时速的不断提高,对行车安全、平稳和乘车舒适性的要求也日趋严格。铁轨作为轨道交通的主要部件,与列车的车轮直接接触,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受列车的动力作用、自然环境和铁轨本身质量等原因影响,铁轨经常会发生损伤,如裂纹、磨耗等现象。另外,铁轨每年都要承受数百万吨重的火车在轨道上穿梭所形成的巨大压力,这也容易导致铁轨变形,使铁轨和火车车轮的接触面扭曲。不当的轮轨接触面则可能对行车带来负面影响,如多耗燃料、振动噪声、车轮磨损、养护工作量和成本的增加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轨道和车辆的破坏以及行车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及时对铁轨损伤进行修复或消除,以避免影响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对铁轨进行维护打磨可以消除铁轨表面不平顺和表面缺陷,以及将轨头轮廓恢复到原始设计要求,从而实现减缓铁轨表面缺陷的进一步发展、提高铁轨表面平滑度,进一步达到改善旅客乘车舒适度、降低轮轨噪声的目的。
轨道运输对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轨道运输的要求不断提高,纷纷要求轨道具有更高的平顺性和更高的稳定性。另外铁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磨损、震动及雨水腐蚀等因素,会出现毛刺,出现表面腐蚀、剥落等各种问题,于是就需要定期对铁轨进行打磨修复,或者对焊缝进行加强焊接。目前,国内的轨道维护仍大都处于手工操作铁轨打磨车的阶段,铁轨打磨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经验和操作的熟练程度,铁轨打磨还无法实现精确定量和微量控制。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设计安装有自动进给控制系统的全自动轨道打磨车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中国现有的铁轨长度和打磨机数量来看,轨道维护设备市场潜力较大。目前在国内市场,主流产品仅有非自动铁轨打磨机和铁轨打磨车两种,主要问题存在于投入成本高于产生效益、安全隐患大、对钢轨本身与环境的污染。且产品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劣势过于突出。
现有产品主要有手动轨道打磨机和轨道打磨列车两种,其中,手动轨道打磨机主要问题在于人力成本高,对于经验和技术的要求高,无法适用于国内偏远广泛的人烟稀少的地区,细分为以下几点:1、人力资源的消耗较大,在打磨轨道时需要2-3人同时对机器进行操控;2、效率较低,该打磨机需要通过人为的手动操控来运行,耗时较长;3、具有不稳定性,在工人操控时存在一定的经验成分,可能存在潜在威胁;4、在寒冷或高原气候下启动困难;5、震动大,导致打磨表面质量差。
轨道打磨列车,主要问题在于价格昂贵,后期维护成本高,轨距固定无法作用于城市地铁等轨距较窄空间较小的领域,其问题细分为以下几点:1、前期投入成本较大,该机车的价格昂贵,经济成本较高,并且修建成本较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2、后期使用价值较低,铁轨打磨机车对轨道打磨具有个性化,一机车只能在单一轨道上运行,对于一些宽度较窄的轨道(如地铁轨道),并不能很好的进行打磨,性价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轨道打磨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奕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奕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5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