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动力电池包上盖用5系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9902.7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2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崔立治;王飞;祖立成;冉凡青;孙中国;王如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忠旺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21/06;C22F1/047;C22C1/03;H01M50/276;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3017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动力电池 包上 铝合金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动力电池包上盖用5系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生产技术领域。其由以下元素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Si:0~0.10%、Fe:0~0.20%、Cu:0.15~0.25%、Mn:0.35~0.45%、Mg:4.50~5.00%、V:0.05~0.15%、单个杂质≤0.05%,杂质合计≤0.10%,余量为Al;其中,碱金属要求:Na≤10ppm,Ca≤8ppm,Li≤15ppm,并通过熔铸→锯铣→均匀化→热轧→冷轧→完全再结晶退火的工艺步骤,解决了现在5铝合金在汽车动力电池包上盖应用中容易出现的TYPE B型吕德斯带的表面质量缺陷的突出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动力电池包上盖用5系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技术正朝着节能、环保、安全等方向逐步发展。车辆对能源消耗与其总质量成正比,轻量化设计是汽车技术发展中重要课题。对于纯电动乘用车来说,整车轻量化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还可以使纯电动乘用车的续航里程得到显著提升。
在5000系铝合金中,位错与固溶Mg原子的相互作用,是单向拉伸过程中不稳定塑性变形的主要原因。在Mg含量超过2%的合金中,这种不稳定流变以屈服点延伸的形式出现,称为吕德延伸带。施加恒定应力,在最初的少量应变后这种不均匀的变形就会出现;之后,施加高的应变,动态应变时效(DSA)效应就表现为不连续或者锯齿状的屈服。图1是典型5系铝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图2是铝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及TYPE A和TYPE B表面纹理;可以清晰地看到吕德延伸平台和锯齿或不连续屈服,拉伸过程中的吕德斯带和锯齿屈服使得表面出现TYPE A和TYPE B类表面纹理。已有经验表明,TYPE A类表面吕德斯带可以通过单轴拉伸消除屈服平台来避免,但TYPE B类面吕德斯带却无法避免。
针对TYPE B类吕德斯带,这主要是由于塑性失稳现象,即在应力应变曲线上表现为“锯齿形”的应力起伏,并且在试样上产生反复传播的局部变形带,这种现象被称为PLC效应。造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是“动态应变时效”(Dynamic strainaging,DSA)理论。该理论认为可动位错在运动过程中会被晶体中的障碍(如林位错、晶界等)所阻碍,可动位错作为晶体中的线缺陷,将引起临近区域的晶格崎变,从而产生应力场。溶质原子在应力场的作用下,通过扩散的方式向可动位错偏聚,形成溶质原子气团钌扎可动位错。在外加应力场的作用下,可动位错通过热激活的方式克服障碍,摆脱钉扎后继续向前运动。可动位错和溶质原子之间这种反复的钉扎、脱钉过程在宏观应力应变曲线上就表现为锯齿形屈服现象。
现有的5XXX系铝合金以Mg为主要的合金元素,是一种不可热处理强化型合金。Mg原子固溶于铝基体中,形成固溶强化作用。该系合金具有接近普碳钢板的强度、成形性、抗腐烛性能和焊接性能较好。合金强度主要取决于Mg含量和形变强化程度,通过加工硬化获得强度,一般以O(退火)态使用,由于其成形性能优异,通常用于内板等形状复杂的部位。其中,在5系铝合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合金有5182-O和5182-RSS,特别适合用于采取延展方法成形的零部件,如车盖、后行李箱盖、负载底板和空气过滤器等。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合金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复杂形状成形不良,冲压后表面存在明显TYPE B型吕德斯带等问题,影响了5000系汽车板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动力电池包上盖用5系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在5铝合金在汽车动力电池包上盖应用中容易出现的TYPE B型吕德斯带的表面质量缺陷的突出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忠旺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忠旺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9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溢流井注灰阀及溢流井注灰管柱
- 下一篇:注水泥塞滑阀及注水泥塞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