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急救灾所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6632.2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4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秦笃印;周晓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6;E04H1/12;E04B1/35 |
代理公司: | 杭州六方于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2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急 救灾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急救灾所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底部固定结构安装;b、顶部结构安装;c、将顶部结构安装到底部固定结构上;d、对定位柱和调整柱进行加固;e、承重架安装;f、安装侧向钢板;g、焊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h、对安装单元进行拼装连接。能使得顶部结构和底部固定结构之间保持设定高度,在安装时,可将顶部结构预先安装得到,通过吊装和气缸顶推的方式,能将顶部结构精准落位,并对顶部结构的设置高度进行限定,而且能增加顶部结构在底部固定结构上的稳定性,使得安装单元具体足够的强度,满足对安装单元进行吊放需求,而且顶部结构和底部固定结构具有一定空间用于设置管线和水管,且对管线和水管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救灾设备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急救灾所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灾难发生之后,快速在灾难发生地建立一个救助站就显得十分的重要。现有技术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救灾房(申请号:201520526071.5)的实用新型专利,其通过可拆卸设置有固定条,固定条为可拆卸设置,这样就达到了长方体状的墙体拼接单元的结构在运输过程当中能起到空间利用率最大化,并且能快速进行安装,形成的中空腔能放置固定立柱,达到了结构牢固,适用于救灾区。
然而,现有技术的紧急救灾所是临时搭建,为了设置管线和水管,管线和水管裸露在外,结构易受损,同时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该技术问题,在地基上开挖槽,将管线和水管埋在槽中,但是这样对地基破坏较大,而且槽壁也会破坏管线和水管的结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紧急救灾所的支撑部位和地基保持设定高度,使得支撑部位和地基之间的空间用于设置管线和水管。如何将紧急救灾所的支撑部位和地基保持设定高度进行施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紧急救灾所施工方法,能使得顶部结构和底部固定结构之间保持设定高度,在安装时,可将顶部结构预先安装得到,通过吊装和气缸顶推的方式,能将顶部结构精准落位,并对顶部结构的设置高度进行限定,而且能增加一定跨度的顶部结构在底部固定结构上的稳定性,使得安装单元具体足够的强度,满足对安装单元进行吊放需求,安装完成的紧急救灾所中,顶部结构和底部固定结构具有一定空间用于设置管线和水管,且对管线和水管起到保护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紧急救灾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紧急救灾所分为多个安装单元,包括如下步骤:
a、安装单元的底部固定结构安装:每个安装单元设计为两组底部固定结构,每组底部固定结构采用固定钢板和连接钢板,固定钢板设置在两块连接钢板之间,控制固定钢板和连接钢板之间的距离,再将固定钢板和连接钢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然后在固定钢板上焊接调整柱,再在调整柱上拧入第一螺母,然后在连接钢板上焊接安装板。固定钢板用于支撑整个顶部结构,而连接钢板用于后期安装承重架,对固定钢板收到的力进行分担。考虑到顶部结构具有一定的跨度,因此每个安装单元设计为两组底部固定结构。
b、安装单元的顶部结构安装:
(1)在顶部钢板上焊接两块对称的耳板,再将顶部钢板翻转180°,将耳板放置在底板上,然后在顶部钢板上焊接安装支架,控制相邻两个安装支架之间的距离。
(2)加工得到支撑板,再将支撑板通过螺栓竖向固定到安装支架上。
(3)在钢管上套入套管,并将套管焊接在钢管上,控制相邻两个套管之间的距离,再在每个套管上焊接定位柱,定位柱设有定位孔,接着在钢管上焊接螺纹柱,然后在钢管的两端焊接固定块,得到支撑管件。
(4)将支撑管件的套管焊接到支撑板上,得到顶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66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