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船的泊岸自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79761.7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5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袁浩;库金胜;马林林;吴瑶;张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1/00 | 分类号: | B63B21/00;E02B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无人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船的泊岸自锁装置,包括无人船、停泊杆、卡杆、滚杆、固定杆、浮动杆、浮力球、转轴、斜板、限位板、固定板、连杆;本发明通过停泊杆带动卡杆向前移动,通过连杆带动滚杆沿斜板斜面向后移动,使滚杆掉落到固定板U型槽内,使得停泊杆卡在滚杆和卡杆之间,达到泊岸目的,其中滚杆、卡杆与停泊杆共同作用限制无人船的前后位移空间,固定杆限位无人船的左右位移空间,此泊岸方式无需人为操作,提高泊岸的效率,又不会大幅度增加成本,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人船的泊岸自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或者其他浮体的泊岸方式主要抛锚和固定缆绳。前者将锚抛入水中,锚会在重力和锚链的牵引下沉入水底,沉底后,由于锚杆的作用下锚冠触底,锚身躺倒,使锚爪接触底土。当船舶受到外界干扰后,锚链给水底的锚一个水平力,而锚本身具有一个垂直向下的重力,两力合成为一个斜向下的力,使得锚入土,将船舶牢固地限制在预定的位置。后者将缆绳一端与船舶固定,另一端系在岸上固定杆或者其他固定设施上,达到泊岸的目的。
专利名称为一种无人船停泊固定系统(CN110510063AD)的发明专利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驱动装置带动拦阻杆变形,或伸出或转动至高度高于拦阻索,拦阻杆与拦阻索共同作用限制无人船的活动空间。
现有技术中的无人船能够实现船的自动停泊,但必须要船体自身携带控制模块和动力模块,且拦阻杆需要电动控制,增加了成本,也为长期在户外使用留下隐患,难以真正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船自动泊岸需船体自身携带控制模块和动力模块,无法实现非电动控制的自动泊岸。提出了一种纯机械结构的无人船自动泊岸装置,无需电源,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维护和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船的泊岸自锁装置,包括无人船(1)、停泊杆(2)、卡杆(3)、滚杆(4)、固定杆(5)、浮动杆(6)、浮力球(7)、转轴(8)、斜板(9)、限位板(10)、固定板(11)、连杆(12),所述浮力球(7)开有三孔,分别安装浮动杆(6)和固定杆(5),且浮动杆(6)位于中间孔位,所述固定杆(5)上开有凵型槽,且槽口相对分布,所述凵型槽上插入固定板(11),且固定板(11)上下平面与凵型槽平齐,所述固定板(11)上开有U型孔,其上分布斜板(9)和限位板(10),且斜板(9)和限位板(10)相对一侧平面与U型孔平齐,所述零件浮力球(7)、浮动杆(6)、固定杆(5)、固定板(11)、斜板(9)、限位板(10)均有一对,通过转轴(8)、连杆(12)和卡杆(3)相连,所述转轴(8)位于固定板(11)圆形孔上,靠近固定板内侧的一端焊接连杆(12),所述连杆(12)一端焊接卡杆(3),另一端与滚杆(4)相切,所述滚杆(4)放置于的斜板(9)上,且位于连杆(12)和斜板(9)之间,所述停泊杆(2)位于无人船(1)船头中部。
进一步地,上述浮动杆(6)下方为圆锥形尖端.
进一步地,上述浮力球(7)漂浮在水面上,且随水面起浮,沿浮动杆(6)上下浮动。
进一步地,上述停泊杆(2)的顶端高度位于卡杆(4)和滚杆(3)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固定杆(5)与浮力球(7)固定,跟随浮力球(7)一起随水面浮动。
进一步地,上述固定板(11)上U型槽的槽口略大于滚杆(3)直径。
进一步地,上述斜板(9)底部与水平面存在夹角,其范围为15°-30°,避免由于风力等外界因素,使滚杆掉落到U型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9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时释热型器皿
- 下一篇:一种肿瘤内科临床化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