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1658.6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超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24;C10J3/34;C10J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气化 | ||
1.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为干燥区、裂解区、还原区、氧化区、出灰区,其特征在于:位于氧化区的所述炉体(1)壁面固定套接两个支撑板(2),两个所述支撑板(2)构成的区域为进气区,靠近进气区边缘的所述支撑板(2)固定套接排渣管(22),且排渣管(22)连通氧化区和出灰区,位于进气区的所述炉体(1)一侧固定套接进气件(12),所述支撑板(2)内部底端与旋转柱(3)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柱(3)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板(2)顶端且与交换件(4)的底端固定连接,位于进气区的所述旋转柱(3)外壁固定连接旋转叶(31),所述交换件(4)的内部下段开设有第一气孔(41),且与第一气孔(41)位置对应的支撑板(2)顶端开设有进气孔(21),所述交换件(4)的内部中段开设有第二气孔(42),所述交换件(4)的内部上段开设有第三气孔(43),所述第一气孔(41)、第二气孔(42)、第三气孔(43)相连通,与一个所述第二气孔(42)支路位置对应的交换件(4)外壁固定连接推动板(5),所述推动板(5)的内部开设有横孔(51),且横孔(51)与第二气孔(42)的支路连通,所述推动板(5)的顶端开设有竖孔(52),且竖孔(52)的顶端与遮挡件(6)的底端接触,所述遮挡件(6)的底端中部与支杆(6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杆(61)的另一端穿过竖孔(52)且位于横孔(51)内部,所述支杆(61)和推动板(5)之间通过外弹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件(4)的顶端活动连接通气柱(7),所述通气柱(7)的外壁与支撑杆(7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支撑杆(7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炉体(1)的内壁,位于氧化区和还原区交界的所述通气柱(7)内壁固定套接下支撑环(72),且位于干燥区和裂解区交界的通气柱(7)内壁固定连接上支撑环(72),位于两个所述支撑环(72)之间的通气柱(7)内壁活动套接活动板(8),所述活动板(8)的顶端和通气柱(7)的内部顶端之间通过大弹簧连接,所述活动板(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件(81),且活动件(81)的顶端与活动板(8)之间通过小弹簧连接,所述活动板(8)的中部开设有封孔,且活动板(8)通过封孔与封杆(82)活动套接,所述封杆(82)的底端与活动件(81)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件(12)为竖向水平设置、横向倾斜设置,且横向的倾斜角度为60度,所述旋转叶(31)的长度相较于旋转柱(3)到排渣管(22)的距离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孔(42)由一个圆腔和八个支路构成,且支路环绕圆腔均匀设置,所述第一气孔(41)数量为八,且均匀环绕交换件(4)设置,所述第一气孔(41)均对应位于第二气孔(42)的圆腔内,所述第三气孔(43)对应位于第二气孔(42)的圆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5)的数量为第二气孔(42)的支路数量二分之一,且推动板(5)间隔设置在第二气孔(42)的支路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孔(52)为上宽下窄的形状设置,所述遮挡件(6)的剖面为菱形设置,且遮挡件(6)的横对角线相较于竖孔(52)的上端长度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件(4)的剖面半径与通气柱(7)的剖面半径相同,所述通气柱(7)的顶端为圆锥形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81)的形状为U型,所述活动板(8)的封孔形状为上圆柱和下圆台的组合,且上口相较于下口小,所述封杆(82)的上端与封孔的上圆柱相适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超,未经陈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16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耙式排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及其电芯尺寸选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