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乘用车换电用换电举升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2617.9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3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虎;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18 | 分类号: | B66F7/18;B66F7/28 |
代理公司: | 合肥北极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39 | 代理人: | 施德祥 |
地址: | 239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乘用车换电用换电举 升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用车换电用换电举升平台,涉及新能源电车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固定举升平台、第一液压举升组件、第一Y型连动臂、第二液压举升组件、移动举升平台、联动限位轴体,所述固定举升平台的内部开设有固定限位螺纹孔,在固定限位螺纹孔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固定安装螺杆,所述固定举升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举升组件,在第一液压举升组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举升臂;通过固定举升平台、第一液压举升组件、第一防护橡胶垫、第一Y型连动臂、移动举升平台、移动车轮、联动限位轴体的设计的设计,使本装置达到了实用性强、可根据乘用车车体宽度调节举升平台的间距、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乘用车换电用换电举升平台。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现有的新能源乘用车在长时间使用之后通常都会面临电池衰减的问题,因此则需要一种新能源乘用车换电使用的举升平台,将乘用车举升起来,方便更换其底部安装的电池,但现有的举升平台实用性较差,新能源乘用车的皮牌、形状各异,无法做到同一,而现有的举升平台通常的宽度都统一化,不可进行调整,无法适用于多种型号的车辆,一般只对某种品牌的车辆进行服务,实用性较差,同时现有的举升平台装置过于复杂,同样起到举升的作用时需要复杂的操作步骤,使用不够方便,且自身不具备对车辆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问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乘用车换电用换电举升平台,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换电用换电举升平台,通过固定举升平台、第一液压举升组件、第一防护橡胶垫、第一Y型连动臂、移动举升平台、移动车轮、联动限位轴体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举升平台不具备调节宽度的能力、实用性较差、结构过于复杂使用不够简易、安全防护性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乘用车换电用换电举升平台,包括固定举升平台、第一液压举升组件、第一Y型连动臂、第二液压举升组件、移动举升平台、联动限位轴体,所述固定举升平台的内部开设有固定限位螺纹孔,在固定限位螺纹孔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固定安装螺杆,所述固定举升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举升组件,在第一液压举升组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举升臂,在第一举升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橡胶垫,所述第一液压举升组件的右侧连接安装有第一Y型连动臂,在第一Y型连动臂的右侧套接安装有第一橡胶套圈,所述固定举升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举升组件;
所述移动举升平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车轮,在移动车轮的右侧开设有位于移动举升平台右侧的连动臂收纳槽,在连动臂收纳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动块,在滑动块的右侧活动安装有第一连动臂,所述移动举升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液压举升组件,在第三液压举升组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举升臂,在第二举升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橡胶垫,所述第三液压举升组件的左侧连接安装有第二Y型连动臂,在第二Y型连动臂的左侧套接安装有第二橡胶套圈,所述移动举升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四液压举升组件,所述第一连动臂的右侧活动安装联动限位轴体,在联动限位轴体的右侧活动安装有第二连动臂,所述移动举升平台的右侧开设有轴体收纳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举升平台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液压举升组件和第二液压举升组件,固定举升平台四处拐角处均开设有固定限位螺纹孔并与固定安装螺杆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举升组件安装在固定举升平台的前侧,第二液压举升组件安装在第一液压举升组件的后侧,第二液压举升组件与第一液压举升组件结构一致,设置有第一举升臂和第一防护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举升组件和第二液压举升组件均与第一Y型连动臂连接,通过第一Y型连动臂同时使第一液压举升组件和第二液压举升组件进行举升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26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镀镍药液及镀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药丸粉碎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