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高效隧道窑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6280.9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9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柴敏;洪志伟;郑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9/12 | 分类号: | F27B9/12;F27B9/02;F27B9/4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汤明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高效 隧道窑 | ||
1.节能高效隧道窑,包括干燥窑(1)、预热带、烧成带以及冷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带设置排烟系统,通过排烟系统将高温烟气热量一部分送到干燥窑(1)对坯体进行干燥,另一部分经处理后排出;所述烧成带设有燃烧系统,通过燃烧系统对窑内制品进行加热,所述冷却带设有冷却系统,通过冷却系统将制品热量带出进行冷却,所述烧成带及冷却带分别设有热量循环系统,通过热量循环系统将热量输送到预热带加热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系统包括排烟风机(3)、排烟总管(2)、排烟口(27)及排烟支管(26),所述预热带前段为排烟段,且排烟段上布置若干排烟口(27),若干所述排烟口(27)分别与排烟支管(26)相连,所述排烟支管(26)与排烟总管(2)相连,排烟总管(2)一端连接干燥窑(1),另一端设置排烟风机(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系统包括助燃风机(7)、烧嘴(20)、助燃风总管(4)、助燃风分管(21)、助燃风支管(22)、燃料总管(5)、燃料分管(23)及燃料支管(24),所述烧嘴(20)设置在窑墙上,助燃风支管(22)与燃料支管(24)连接到烧嘴(20)上,所述烧嘴(20)上下交错分布,下排烧嘴(20)的喷火口对准窑车棚板的下部火道,上排烧嘴(20)则在窑顶下部布置;所述助燃风支管(22)分别与助燃风分管(21)相连,所述助燃风分管(21)与助燃风总管(4)相连,所述燃料支管(24)分别与燃料分管(23)相连,所述燃料分管(23)与燃料总管(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带包括急冷段、缓冷段及快冷段,所述缓冷段设置在急冷段与快冷段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高效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段包括急冷风机(8)、急冷风总管(18)、急冷风分管(17)及急冷风支管(16),所述急冷风总管(18)设置在急冷风机(8)上,所述急冷风分管(17)设置在急冷风总管(18)上,所述急冷风支管(16)设置在急冷风分管(17)上,通过急冷风支管(16)的冷风进行制品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高效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冷段包括缓冷风机(10)、抽热风口(15)及间壁冷却结构;所述缓冷段在靠近急冷段的一侧以及缓冷段在靠近快冷段的一侧分别设置抽热风口(15),所述抽热风口(15)与缓冷风机(10)相连,间壁冷却结构包括冷却通道(14)及风机,所述冷却通道(14)设置在缓冷段窑墙内的,通过外置的风机,将冷空气鼓入冷却通道(1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高效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冷段包括快冷风机(12),快冷风总管(11)、快冷风分管(28)及快冷风支管(13);所述快冷段的窑墙上设置若干快冷风支管(13),所述快冷风支管(13)与快冷风分管(28)相连,所述快冷风分管(28)与快冷风总管(11)相连,所述快冷风总管(11)与快冷风机(12)相连;快冷段还包括设置在窑墙上的若干轴流风机(2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高效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带还设置热量回收系统,热量回收系统包括U型管道(30)及风机,U型管道(30)一端伸入窑车底部,另一端伸入在窑车台面,并通过风机将底部热量送至窑车台面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循环系统包括热量循环管道二(9)及热量循环管道一(6),所述缓冷段的热量通过热量循环管道二(9)输送到预热带的前半段加热制品,所述烧成带的热量通过热量循环管道一(6)输送到预热带的前半段加热制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带、烧成带以及冷却带的窑墙上分别设有热电偶(31)及观察孔(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62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