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车辆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9415.7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9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袁仪;柯枫;陈宽能;张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0H1/00;B60K1/00;B60K17/06;B60K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刘江帅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为解决现有的压缩机电机在需要同时满足座舱制冷和电池冷却的工况下的需求功率过大所导致的尺寸过大的问题,本发明的车辆包括:驱动电机、压缩机电机、压缩机、第一离合器、变速箱和车轮,压缩机电机的第一输出端与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压缩机电机的第二输出端与变速箱的第一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变速箱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变速箱的输出端与车轮连接,在变速箱的输出端与车轮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离合器。通过将第一离合器断开,使驱动电机与变速箱、压缩机电机、压缩机串联设置,此时驱动电机为压缩机提供动力,以满足压缩机使用的最大功率,压缩机电机的作用相当于导线,不为压缩机提供能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及车辆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压缩机电机的功率是按照电动车使用场景设计的。压缩机的最大功率所对应的使用场景为车辆进行快速充电时,此时,在大功率充电过程中,不仅电流大,电池和线束发热也大,因此电池需要被冷却,另一方面,因为快速充电,整个充电时间大大缩短,因此,在充电过程中,驾驶员会留在座舱中,座舱也需要制冷,综合两者,压缩机的最大功率需要同时满足快速充电和座舱两者的制冷需求。而这种应用场景在电动车使用场景中所占比例很小,然而为了满足此种场景下的压缩机的使用,需要将压缩机电机做得更大,因此成本也就更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车辆及控制方法来解决现有的压缩机电机在需要同时满足座舱制冷和电池冷却的工况下的需求功率过大所导致的尺寸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压缩机电机在需要同时满足座舱制冷和电池冷却的工况下的需求功率过大所导致的尺寸过大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驱动电机、压缩机电机、压缩机、第一离合器、变速箱和车轮,所述压缩机电机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电机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轮连接,在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轮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离合器。
在上述车辆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电机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端之间。
在上述车辆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二离合器设置为摩擦式离合器或犬齿式离合器。
在上述车辆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缩机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小于所述压缩机的最大功率;并且/或者,在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变速箱的第二输入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三离合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包括驱动电机、压缩机电机、压缩机、第一离合器、变速箱和车轮,所述压缩机电机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电机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轮连接,在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轮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离合器;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处于开启状态;
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压缩机电机启动,以使所述驱动电机为所述压缩机供能或者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压缩机电机共同为所述压缩机供能。
在上述车辆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处于开启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待输出功率;
比较所述待输出功率与所述压缩机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
当所述待输出功率>所述压缩机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时,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处于开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未经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9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