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H-stat结合Caco-2模型测定甘油三酯生物可及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9643.4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6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颜承海;寻筱萌;石灿阳;吴成坤;白致远;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2 | 分类号: | C12Q1/02;G01N33/92;C12N5/071;C12N5/09;G01N27/06;G01N2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澍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h stat 结合 caco 模型 测定 甘油 生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H‑stat结合Caco‑2模型测定甘油三酯生物可及性的方法,属于膳食脂质生物可及性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体外模拟口腔、胃和肠道消化的三步消化法,结合Transwell小室培养的Caco‑2肠吸收模型,建立体外消化结合Caco‑2细胞生物可及性模型,通过构建动力学模型测定甘油三酯的生物可及性,为科学、客观地评价甘油三酯的安全、合理和高效摄入以及限量标准的制定或修定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膳食脂质生物可及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H-stat结合Caco-2模型测定甘油三酯生物可及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膳食脂质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脂质脂肪酸组成、消化率以及吸收利用程度三个方面。然而,即使一种物质的营养组成非常全面,但如果不能从结构中释放出来从而被人体消化吸收,那么它就没有营养价值,脂质的消化率和吸收率反映了人体对脂质的真正利用度。油脂是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探究油脂在人体胃肠道的生物利用度有助于调节膳食脂质的合理摄入。
甘油三酯是自然界中脂质存在的主要形似,甘油三酯通过口腔进入体内,并在口腔剪切力和胃部强酸环境下发生结构和性质的变化,最终在小肠内完成消化和吸收(Molecular Nutrition Food Research, 2016, 60(8):1876-1895.)。研究甘油三酯消化吸收的方法主要有体内实验法和体外模拟法。体内实验多应用于人体和动物,研究食物作用于机体以后的宏观表现和代谢产物,可以作为食物被吸收后功能验证的依据。体外模拟消化法是采用商品化酶或者动物消化液提取物,模拟人体消化内环境对食物进行体外消化实验(Food Function, 2019, 10(3):1490-1503.)。
CN110531059A公开了一种食物过敏原动态消化模型和体外模拟,能够快速、准确评价食物过敏原或含有复杂食品基质的过敏原提取液的消化与致敏性。因此,体外消化吸收模型通过体外再现人体内环境,具备道德优越性、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为体内实验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替代。
由于甘油三酯水解后释放游离脂肪酸的特殊性,体外消化实验中pH-stat系统应用最为广泛。pH-stat模型是控制pH体系恒定的消化方案,其原理是在消化过程中通过不断滴加碱液中和水解释放的游离脂肪酸以维持体系中pH的恒定,尽可能的接近体内小肠消化中的内环境(Food Chemistry, 2019, 280:34-44.)。根据碱液氢氧根离子的消耗量,实现对甘油三酯释放游离脂肪酸的定量分析。同时,消化和吸收作为甘油三酯被人体吸收利用的不同阶段,可能存在差异。Caco-2细胞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为理想的重现营养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过程,且稳定性好、过程易操控。Caco-2细胞来源于人结肠癌细胞,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都与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相似,所以能够较好地在体外模拟营养物质在小肠上皮细胞的吸收情况(Food Chemistry, 2020, 329:126927.)。
CN112557495A利用体外消化/Caco细胞模型测定了冬虫夏草中砷的生物可给性,为客观、科学地评价中药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提供新的思路。目前还没有关于采用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评价甘油三酯的生物可给性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9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