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打印物件的多维比例均压工艺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0234.6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7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平;罗天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天珍 |
主分类号: | B22F12/60 | 分类号: | B22F12/60;B22F10/10;B22F10/47;B33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348 广东省肇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打印 物件 多维 比例 工艺 装置 | ||
三维打印物件的多维比例均压装置及工艺,属于机械及热处理技术领域,构造中包括:梳状缸体对、端盖或带有围套(一体化)的梳状缸体与梳状缸体,或带有斜坡及锲形滑块的缸体、活塞;使用时一对梳状缸体的脊状构造互相穿插,脊状构造前端的均一部分是粗细均匀的柱体,能够插入对面缸体底部的导向导向孔内,使用选用部件围套时,围套的内孔约束着梳状缸体的脊状构造,围套的作用是增加其强度并起到导向的作用;该多维比例均压工艺:其特征就在于:物件的比例放大过程、柱状空间所组成的压缩室的填装过程、柱状空间所组成的压实过程;或增加选用的加压烧结工艺;毛坯的尺寸才被压缩并恢复到需要的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及热处理技术领域,确切的讲是将低密度的3D金属粉末预制件压实后再烧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三维打印技术可以对金属粉末或使用金属粘结的丝状料进行3D成型。有3种3D技术工艺:SLS激光烧结(粘接)技术、3DP粘接技术、FDM结合后烧结技术及粉末填充后烧结技术。
SLS激光烧结、3DP粘接技术、poly-jet(聚合物喷射)技术:
选择性激光烧结(实际上是与3DP粘接技术类似通过激光加热的粘接方式) 技术(SLS,SelectiveLaserSintering)是以激光器为能量源,通过激光束使粉末均匀地烧结在加工平面上。在工作台上均匀铺上一层很薄(亚毫米级)的粉未作为原料,激光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扫描器以一定的速度和能量密度按分层面的二维数据扫描。经过激光束扫描后,相应位置的粉末就烧结成一定厚度的实体片层,未扫描的地方仍然保持松散的粉末状。这一层扫描完毕,随后需要对下一层进行扫描。如此反复,直至扫描完所有层面。去掉多余粉末,并经过打磨、烘干等适当的后处理,即可获得零件。SLS可处理的原料包括塑料粉末(尼龙、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直接激光烧结)、金属粉末(工艺分直接法、间接法和双组员法)、陶瓷粉末(需使用粘结剂,包括无机粘结剂、有机粘结剂和金属粘结剂)。SLS已成功应用于汽车、造船、航天和航空等诸多行业。除DTM公司外,德国EOS公司也开发了相应的系列成型设备。在国内,如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北工学院和北京隆源自动成型有限公司等,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RAP-I型激光烧结快速成型系统、北京隆源自动成型有限公司开发的AFS-300激光快速成型设备等。SLS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汽车、造船、航天和航空等诸多行业,主要涉及快速原型制造、快速模具和工具制造以及小批量生产等环节.SLS激光烧结、3DP粘接技术的精度尚可,但成型物件的密度无法提高,无论是激光加热粘接还是直接喷胶粘接,都会形成较大的物理空隙,因而密度无法达到要求。
FDM结合后烧结技术与PolyJet聚合物喷射成型技术及其类似:
FDM技术是利用热熔喷头,喷出熔融粘性物料,进行逐层堆积成型的一种常用技术,结构简单、适应性广,不足之处是精度差;中国珠海天威公司,也效仿国外已有技术,将铁粉等与胶性物质混合,制成料丝;通过加温,将金属复合材料线材从低温(200-300度)喷头挤出,逐层打印堆积成形。再经过中温(400 度)脱脂工序去除粘结剂,最后以高温1200℃的环境将铁基金属烧结成型。实用金属材料方面是多元化的,如钛合金、氧化铝、氧化锆;在使用FDM的方式打印出成型物件,在将FDM的成型物件进行后烧结处理,也推出了FDM-3D金属“经济型”打印机。由于打印的料丝中掺杂着有机胶体,尽管热熔体下是自沁密实的,但是FDM技术打印时容易造成铺设间隙、分层现象;打印物件内部会存在许多缺陷、裂隙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天珍,未经罗天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0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