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地下矿山大型采空区放顶处理的结构布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94540.7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0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泉;刘培正;张鹏;喻六平;熊贤亮;林超;熊韶运;刘伟;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华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地下 矿山 大型 采空区 处理 结构 布置 | ||
1.一种适于地下矿山大型采空区放顶处理的结构布置,将地下开采工程划分为采空区(1)、采空区顶板(2)、采空区围岩(3)、不规则的点柱(4)四部分,采空区(1)、采空区顶板(2)、采空区围岩(3)之间为采空区界限(5),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空区(1)宽度60~150m、长度100~300m、高度20~80m;将井下采空区(1)根据岩石力学计算分析结果,在采空区(1)周边的采空区围岩(3)中划分出2~6个作业区或爆区;在每个作业区或爆区内的采空区围岩(3)中布置3~6个深孔凿岩硐室(9),所述的3~6个深孔凿岩硐室(9)分布在2~4个分层内,各分层的深孔凿岩硐室(9)之间采用硐室联络井(10)进行连通;在现有工程与深孔凿岩硐室(9)之间布置井巷工程——联络平巷(6)、联络斜井(7)或联络天井(8)作为两者之间的联络道;在中下层的深孔凿岩硐室(9)内布置放顶水平深孔(12),在上层的深孔凿岩硐室(9)内布置水平和上向扇形切割弱化深孔(13);设计放顶厚度4~15m,切割弱化高度25~40m,所述放顶厚度是指放顶水平深孔爆破后预计崩落的采空区顶板层的厚度,所述切割弱化高度是指切割弱化深孔爆破后预计在采空区界限上方岩层形成的破碎裂隙面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放顶水平深孔(12)孔径90~110mm、长度30~70m、上向倾角3~10°;切割弱化深孔(13)孔径90~110mm、长度30~70m、上向倾角3~90°;通过深孔爆破,放顶水平深孔(12)爆破后崩落采空区顶板(2)形成覆盖层,切割弱化深孔(13)爆破后形成切割弱化冒落面;放顶水平深孔(12)、切割弱化深孔(13)爆破后,放顶水平深孔(12)、切割弱化深孔(13)周围的岩体应力重新分布,在自重和周边应力的作用下,采空区顶板(2)逐步发生冒落,并最终发展到地表,形成塌陷坑,实现采空区放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地下矿山大型采空区放顶处理的结构布置,其特征在于:将井下采空区(1)划分出3~4个作业区或爆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于地下矿山大型采空区放顶处理的结构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空区顶板(2)厚度50~130m;深孔凿岩硐室(9)距离采空区(1)平面投影界限距离5~12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于地下矿山大型采空区放顶处理的结构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孔凿岩硐室(9)宽度3.5~4.5m、高度3.0~4.0m、长度大于4m; 深孔凿岩硐室(9)所在分层高度4~5.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华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华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45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