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地下矿山大型采空区放顶处理的结构布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94540.7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0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泉;刘培正;张鹏;喻六平;熊贤亮;林超;熊韶运;刘伟;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华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地下 矿山 大型 采空区 处理 结构 布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地下矿山大型采空区放顶处理的结构布置,在采空区(1)周边的采空区围岩(3)中划分出2~6个作业区或爆区;在每个作业区或爆区内的采空区围岩(3)中布置3~6个深孔凿岩硐室(9),各分层的深孔凿岩硐室(9)之间采用硐室联络井(10)进行连通;在现有工程与深孔凿岩硐室(9)之间布置井巷工程——联络平巷(6)、联络斜井(7)或联络天井;在中下层的深孔凿岩硐室(9)内布置放顶水平深孔(12),在上层的深孔凿岩硐室(9)内布置水平和上向扇形切割弱化深孔(13)。本发明减少了井下工程量和深孔爆破的炸药量和采空区大面积冒落带来的空气冲击波造成的危害,降低了施工成本,消除大型采空区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矿山采空区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矿山大型采空区的处理的结构布置,适用于非煤地下矿山利用深孔爆破法对大型采空区进行放顶处理。
背景技术
地下开采的矿山采空区治理通常采用:封闭采空区、崩落采空区、充填采空区、支撑采空区四种方案。其中崩落围岩处理采空区的实质是采用崩落围岩充填空区,改变围岩的应力分布状态,减少岩石的支撑压力。充填采空区是国家鼓励优先采用的空区处理方法,主要是用充填料(尾砂,废石)充填采空区,用充填料支撑围岩,可以减缓或阻止围岩的变形,以保持其相对的稳定。这两张处理方法是比较彻底的治理采空区方法,可以完全解决采空区危害。
目前国内大部分非煤地下矿山采用崩落法和空场法开采,井下留有一定数量的采空区,由于受到矿石品质和市场的影响,许多矿山遗留大小不等的采空区未得到有效治理。而充填法治理空区,因为充填料缺乏、充填成本高等原因而无法实施,特别是在低品位的铁矿山、化工矿山、建材矿山等地下矿山。
在一些设计采用放顶处理的崩落法开采矿山,由于放顶工程量大,费用高的问题,放顶工程未及时实施,造成井下空区体积越来越大,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愈发严重,对井下生产和地表场地安全威胁日益突出,阻碍了矿山企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针对现有地下矿山大型采空区井下作业安全条件差、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采空区处理工序复杂、空区处理工程费用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适于地下矿山大型采空区放顶处理的结构布置。采用本发明采空区放顶处理的结构布置,一方面减少了井下工程量和深孔爆破的炸药量,另一方面也减少了采空区大面积冒落带来的空气冲击波造成的危害,大大减少了放顶工程的成本,减少了采空区放顶工作的工序,同时消除大型采空区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适于地下矿山大型采空区放顶处理的结构布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一种适于地下矿山大型采空区放顶处理的结构布置,将地下开采工程划分为采空区、采空区顶板、采空区围岩、不规则的点柱四部分,采空区、采空区顶板、采空区围岩为采空区界限,其特点是:将井下采空区根据岩石力学计算分析结果,在采空区周边的采空区围岩中划分出2~6个作业区或爆区;在每个作业区或爆区内的采空区围岩中布置3~6个深孔凿岩硐室,所述的3~6个深孔凿岩硐室分布在2~4个分层内,各分层的深孔凿岩硐室之间采用硐室联络井进行连通,所述的硐室联络井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为联络竖井,也可以是联络斜井;在现有工程与深孔凿岩硐室之间布置联络平巷、联络斜井或联络天井等井巷工程作为两者之间的联络道,承担人员、材料、设备上下、通风、网路连通的任务;在中下层的深孔凿岩硐室内布置放顶水平深孔,在上层的深孔凿岩硐室内布置水平和上向扇形切割弱化深孔;在放顶水平深孔、切割弱化深孔内装填炸药进行爆破,通过深孔爆破,放顶水平深孔爆破后崩落采空区顶板形成覆盖层,切割弱化深孔爆破后形成切割弱化冒落面;大量的放顶水平深孔、切割弱化深孔爆破后,放顶水平深孔、切割弱化深孔周围的岩体应力重新分布,在自重和周边应力的作用下,采空区顶板逐步发生冒落,并最终发展到地表,形成塌陷坑,实现采空区放顶。
所述划分出的作业区或爆区,是为了便于井巷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以及后续爆破作业实施,加快工程进度。数量以3~4个为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华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华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4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