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6425.7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4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韩浩江;苏君;胡海涛;倪斌;杨杰;黄雄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 | 分类号: | H04L67/10;H04L67/12;H04W4/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辅助 子系统 数据传输 接口 方法 | ||
1.一种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变电站设置各监测设备和辅助设备,以用于变电站的运行设备状态检测和环境管理;其特征是:
1)确定辅助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设备类型构建辅助设备的设备模型;
2)将预设的设备模型数据传输接口匹配辅助设备,并分配独立ID识别标志,使各辅助设备支持设备自身属性的传输接口;
3)将基于modbus-TCP的以太网总线实现多子系统设备模型的数据传输;
4)采集具有独立ID识别标志的辅助子系统设备的状态数据和设备模型数据,并通过以太网总线上传至主机;
5)以太网总线具备通讯监测功能,一旦断线,会实现对主机的自动修复链接,确保辅助子系统设备始终保持在线可监控状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采用独立ID识别辅助子系统设备,各子系统可以独立运行,完美融合,并能够实现对变电站内辅助设备的即插即用,提高数据上传的即时性和可靠性。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基于IMS构建智慧机房环境管理平台,结合包括WIFI、云服务和微信小程序在内的应用,实现多个子系统的融合管理,将智慧监控系统IMS运用于变电站的环境管理场景,将变电站的监控设备通过WIFI模块,使用统一传输协议和接口,将实时数据汇聚到IMS,通过4G服务接入云服务,全面实现变电站监控辅助设备信息化,状态感知自动化、管理流程可视化及客户服务便捷化,完成对安防系统、空调系统、温湿度感知系统、有害气体感知报警系统、视频监控和门禁管理系统、照明系统的全覆盖管理,优化变电站环境监控工作质效。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通过设置联动策略,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实现空调与温湿度监控设备联动;空调设备自动轮换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年限;有害气体监测设备和风机设备联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在变电站加装各类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变电站运行状态;通过提前预设一定报警策略,将变电站运行异常情况通过辅助系统平台通报相关人员来实现变电站智能巡检目标,通过决策联动设置主动处置变电站异常状况,将变电站内包括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安全防范、消防报警、门禁在内的辅助子系统有效融合,变电站运行更有效率。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通过现场自动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判断设备运行状况,自动生成日、周、月度巡检报告,实现智能巡检。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及决策在变电站环境监控领域的应用,实现多子系统联动策略系统,通过控制多个独立子系统的联动,实现智能控制相关设备,并采用大数据分析和学习算法,实现空调与温湿度监控设备联动、有害气体监测设备与风机设备联动。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变电站辅助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方法,通过现场自动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判断设备运行状况,设定报警策略及参数,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向相关人员进行报警,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64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