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叔丁醇及过氧化氢合成叔丁基过氧化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9399.3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1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涂颖;凌思源;张寒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东隅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07/00 | 分类号: | C07C407/00;C07C409/04;B01J23/755;B01J23/34;B01J23/75;B01J2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千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0 | 代理人: | 王玉玲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醇 过氧化氢 合成 丁基 方法 | ||
1.一种以叔丁醇及过氧化氢合成叔丁基过氧化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叔丁醇与过氧化氢依次与催化剂A进行第一接触,然后与催化剂B进行第二接触,所述催化剂A含有第一载体和负载在所述第一载体上的Ⅷ族、ⅢB族、ⅣB族中的至少两种金属元素组成的第一活性组分;所述催化剂B含有第二载体和ⅦB金属元素组成的第二活性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催化剂A中,
第一活性组分含有铁、钴、镍、钛和钼中的至少两种金属元素,优选为铁、镍和钼的混合物,更优选铁、镍与钼的重量比为0.1-10:0.1-10:1;和/或
第一载体选自二氧化硅;和/或
第一活性组分以氧化物计的含量为3-6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催化剂A的制备方法包括:
i)将第一载体源在氮气氛围中焙烧并冷却至常温得到预处理载体粉末;
ii)将至少两种活性金属的氯化物研磨得到研磨粉末;
iii)将研磨粉末溶解于无水乙醇,得到活性组分溶液;
iiii)将活性组分溶液与载体粉末混合接触,真空干燥得到固体物料;
iiiii)将所述固体物料进行煅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步骤i),焙烧的条件包括:温度为450℃-550℃,时间为2-10小时;
步骤ii),研磨的时间为10-50小时;
步骤iii),溶解的条件包括:搅拌速度为500-600转/分钟,温度为35℃-50℃,研磨粉末与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为1:20-100;
步骤iiii),真空干燥的温度为10-50℃;
步骤iiiii),煅烧的条件包括温度为900℃-940℃,时间为10-100h;
所述第一载体源选自硅胶,优选硅胶的比表面积为250-350m2/g,孔容为0.6-1.0cc/g,孔道尺寸为1-8n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催化剂B中,
第二活性组分含有铁、锰和银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第二载体选自二氧化硅;和/或
催化剂B中,第二活性组分以氧化物计的含量为5-1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催化剂B的制备方法包括:
I)将第二载体源在氮气氛围中焙烧并冷却至常温得到预处理载体粉末;
II)将至少第二活性金属的氯化物研磨得到研磨粉末;
III)将研磨粉末溶解于无水乙醇,得到活性组分溶液;
IV)将活性组分溶液与载体粉末混合接触,真空干燥得到固体物料;
V)将所述固体物料进行煅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步骤I),焙烧的条件包括:温度为450℃-550℃,时间为2-10小时;
步骤II),研磨的时间为10-50小时;
步骤III),溶解的条件包括:搅拌速度为500-600转/分钟,温度为35℃-50℃,研磨粉末与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为1:20-100;
步骤IV),真空干燥的温度为10-50℃;
步骤V),煅烧的条件包括温度为900℃-940℃,时间为10-100h;
所述第一载体源选自硅胶,优选硅胶的比表面积为250-350m2/g,孔容为0.6-1.0cc/g,孔道尺寸为1-8n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第一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80℃,压力为10-200kPag,液时空速为0.5-5h-1;叔丁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2-10:1。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过氧化氢以双氧水投料,双氧水的过氧化氢浓度为20-50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第二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50℃,液时空速为5-10h-1;压力为10-200kP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东隅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东隅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93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