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挖掘机支重轮智能上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3737.0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2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阳;宋之克;丁贺;赵成才;张铭;贾亚周;方荣超;陈晨;孟建;池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掘机 支重轮 智能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挖掘机支重轮智能上料系统;包括桁架、桁架机械抓手、导轨、履带架、支重轮转运工装、支重轮装配夹具;桁架两侧设置有导轨;桁架机械抓手通过导轨与桁架活动连接;支重轮转运工装设置在桁架下方;桁架机械抓手上设置有支重轮装配夹具;履带架设置在桁架下方本发明能够提高挖掘机支重轮上料的效率和精度,降低操作人员劳动量,实现工件线下高效高精度对正装夹,解决了挖掘机支重轮上料效率低、精度差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掘机支重轮智能上料系统,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行业中,目前支重轮装配主要以人工上料为主,人工操作行车重复吊装上线,且上料后需通过人工调整支重轮对正安装孔。作业过程频繁使用行车实现支重轮吊装上料、且二次对正等均为人工重复作业,劳动强度大,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亟待设计开发一种挖掘机支重轮智能上料系统,以提升支重轮装配的精度和效率。
基于以上情况,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挖掘机支重轮智能上料系统,特别是针对中大型液压挖掘机支重轮的智能上料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挖掘机支重轮智能上料系统,能够提高挖掘机支重轮上料的效率和精度,降低操作人员劳动量,实现工件线下高效高精度对正装夹,解决了挖掘机支重轮上料效率低、精度差的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挖掘机支重轮智能上料系统,包括桁架、桁架机械抓手、导轨、履带架、支重轮转运工装、支重轮装配夹具;
所述的桁架两侧设置有导轨;
所述的桁架机械抓手通过导轨与桁架活动连接;
所述的支重轮转运工装设置在桁架下方;
所述的桁架机械抓手上设置有支重轮装配夹具;
所述的履带架设置在桁架下方。
其进一步地,所述的支重轮装配夹具具有X\Y\Z三个方向自由度。
其进一步地,所述的支重轮装配夹具通过法兰连接与桁架机械抓手活动连接。
其进一步地,所述的支重轮装配夹具所述的支重轮装配夹具包括测距伸缩气缸、左夹紧伺服电机、右夹紧伺服电机、压平气缸、夹紧压板、支重轮、激光测距装置、2D视觉相机、校平压板、丝杆。
其进一步地,所述的左夹紧伺服电机和右夹紧伺服电机分别设置在支重轮装配夹具左右两侧;所述的加紧压板设置在支重轮装配夹具前方;所述的测距伸缩气缸和2D视觉补充光源设置在支重轮装配夹具的后部;
其进一步地,所述的2D视觉相机设置在2D视觉补充光源上;
其进一步地,所述的校平压板设置在测距伸缩气缸底部;
其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杆设置在支重轮装配夹具内部;
其进一步地,所述的支重轮通过夹紧压板设置在支重轮装配夹具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可以实现挖掘机支重轮的智能上料,在原支重轮上料工位悬挂起重机桁架系统下方安装一套桁架机械抓手用于支重轮的吊装上料,桁架机械抓手控制系统同WMS系统和MES系统信息交互,调度桁架机械抓手完成支重轮上料作业。桁架机械抓手具有X、Y、Z三个方向自由度及Z轴旋转自由度,可实现支重轮上料误差小于±0.5mm,上料节拍为10min/台;本发明通过机器代人减少装配员工1人,提高了支重轮上料精度,降低了后道工序调整量,消除了工序瓶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挖掘机支重轮智能上料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挖掘机支重轮智能上料系统的支重轮装配夹具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挖掘机支重轮智能上料系统的装配夹具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3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包装盒及其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波纹大导程防松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