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拉强度2GPa级超高强极薄带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4098.X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8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孟;陈旭阳;刘雨薇;刘相华;黄贞益;梁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宣城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宣城市益超金属箔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0 | 分类号: | B21B1/40;B21B1/28;B21B37/16;B21B37/74;B21B37/76;B21B37/58;B21B37/46;B21B37/48;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拉强度 gpa 高强 极薄带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拉强度2GPa级超高强度极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首先将不锈钢通过连续可逆异步冷轧工艺得到厚度为0.005~0.05mm的不锈钢极薄带,然后加热至450~1150℃,保温1.5~6min,利用1~5组柔性冷却辊将不锈钢极薄带的温度冷却至50~80℃,得到抗拉强度为2GPa级超高强度极薄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强度2GPa级超高强度极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不锈钢极薄带的厚度、加热温度与柔性冷却辊的组数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不锈钢极薄带的厚度为0.005~0.014mm,加热温度为450~490℃,柔性冷却辊的组数为1;
不锈钢极薄带的厚度为0.014~0.023mm,加热温度590~730℃,柔性冷却辊的组数为2;
不锈钢极薄带的厚度为0.023~0.032mm,加热温度730~870℃,柔性冷却辊的组数为3;
不锈钢极薄带的厚度为0.032~0.041mm,加热温度870~1010℃,柔性冷却辊的组数为4;
不锈钢极薄带的厚度为0.041~0.050mm,加热温度1010~1150℃,柔性冷却辊的组数为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强度2GPa级超高强度极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为热轧态的304,430或201不锈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拉强度2GPa级超高强度极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态的304,430或201不锈钢的厚度为0.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强度2GPa级超高强度极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可逆异步冷轧工艺中,异速比为1.1~1.3,轧制力为10~30t,轧制速度为2~30m/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拉强度2GPa级超高强度极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可逆异步冷轧工艺中,张力的计算公式为:
b—薄带的宽度,单位mm。
h—薄带的厚度,单位mm。
σ—薄带的抗拉强度,单位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强度2GPa级超高强度极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柔性冷却辊间的接触压力为10~50MPa,柔性冷却辊的速度为0.5~20m/min,前后张应力为10~40MP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拉强度2GPa级超高强度极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柔性冷却辊中的冷却介质为循环水基乳化液,浓度为2~20%,乳化液温度为25~1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拉强度2GPa级超高强度极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不锈钢极薄带的温度冷却至50~80℃的冷却时间为5~2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宣城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宣城市益超金属箔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工业大学;宣城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宣城市益超金属箔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40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草机
- 下一篇:逐级加载作用下非连续等效渗透系数测试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