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棒线材剪切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8657.4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9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查安鸿;张鑫;周小勇;陈小星;李凯平;蓝川;张沐华;晏小辉;刘剑;赖成才;潘志国;钟韶;雷清善;经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5/00 | 分类号: | B21B15/00;B21B39/14;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震 |
地址: | 5121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材 剪切 生产线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棒线材剪切生产线,涉及钢材生产技术领域。棒线材剪切生产线包括检测系统、剪前设备机组、剪切设备和剪后设备机组,剪前设备机组、剪切设备和剪后设备机组沿轧件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检测系统安装在剪前设备机组的一侧,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轧件,其中,剪前设备机组包括剪前通道、剪前耐磨板、剪前轧机出口和剪前轧机,剪前轧机、剪前轧机出口和剪前通道沿轧件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剪前耐磨板设置在剪前通道的后端,棒线材剪切生产线能够减小轧件对剪前通道的磨损,提高剪切的控制精度,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棒线材剪切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棒线材生产车间,飞剪作为分段剪和中轧后的切头切尾设备,属于高速飞剪的剪切设备,现有技术中,在剪切设备设置有金属检测器用于检测切头,根据轧机的电流结合金属检测器控制切尾,碎段则由现场操作人员根据现场生产情况灵活操作。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点:飞剪前通道长期有轧件通过,轧件在移动过程中,与通道磨损速度较快,磨损后的通道也会影响剪切的控制精度,现场技术工作人员修复通道的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提供了一种棒线材剪切生产线,其能够减小轧件对剪前通道的磨损,提高剪切的控制精度,降低维修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棒线材剪切生产线,棒线材剪切生产线包括检测系统、剪前设备机组、剪切设备和剪后设备机组,剪前设备机组、剪切设备和剪后设备机组沿轧件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检测系统安装在剪前设备机组的一侧,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轧件,其中,剪前设备机组包括剪前通道、剪前耐磨板、剪前轧机出口和剪前轧机,剪前轧机、剪前轧机出口和剪前通道沿轧件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剪前耐磨板设置在剪前通道的后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剪前通道的底板低于剪前轧机出口10mm-30mm,剪前耐磨板的高度与剪切设备的剪切中心点的高度相等。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剪前通道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5°~15°。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检测系统包括检测通道和进气源,检测通道正对轧件、且间隔预设距离,进气源安装在检测通道的头部,进气源用于吹出压缩空气、且朝向吹扫检测通道与轧件之间的空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检测通道呈水平设置,进气源的出气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的角度范围为:25°-35°。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10c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检测系统还包括检测箱、检测器和支撑柱,支撑柱用于与地面连接,支撑柱的顶端与检测箱连接,检测器设置在检测箱内,检测箱的一侧设有开合门,检测箱朝轧件的方向设有检测窗,检测通道与检测箱连接、且位于检测窗靠近轧件的一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剪后设备机组包括剪后通道喇叭口、喇叭口基座、剪后耐磨板、剪后通道、下弧板、阻断板、剪后轧机进口和剪后轧机;剪后通道、剪后通道喇叭口、剪后轧机进口和剪后轧机沿轧件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喇叭口基座用于支撑剪后通道喇叭口,下弧板设置在剪后通道的下方,下弧板用于对剪切设备剪切的钢头钢尾进行导向引入下钢口,阻断板可活动地设置在下弧板的上方,剪后耐磨板设置在剪后通道的后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剪后通道的底板低于剪切设备的剪切中心点10mm-30mm,剪后通道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5°~15°。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剪切设备包括剪刀座止挡装置,剪刀座止挡装置包括剪刀座、横向止挡板、立向止挡板、刀片、剪通道下钢口、刀片压块,剪刀座上对角设有刀片,并采用刀片压块压紧刀片,剪刀座对应刀片设有横向止挡板和立向止挡板,立向止挡板用于干涉剪切的钢头与钢尾,让钢头与钢尾通过横向止挡板接触、并向剪通道下钢口坠落,横向止挡板用于防止钢头与钢尾向侧面飞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86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