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花抗黄萎病主效QTL位点紧密连锁的KASP引物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425374.2 申请日: 2022-04-22
公开(公告)号: CN114891912A 公开(公告)日: 2022-08-12
发明(设计)人: 赵云雷;王红梅;王桂峰;陈伟;魏学文;邢晓飞;芦建华;赵佩;桑晓慧;张杰;秦都林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省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C12Q1/6895 分类号: C12Q1/6895;C12N15/11;A01H1/04
代理公司: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于益
地址: 455000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qtl 紧密 连锁 kasp 引物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棉花抗黄萎病主效QTL位点紧密连锁的KASP引物和应用,所述KASP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65‑282所示;抗黄萎病主效QTL位点分别为qVW‑D05‑1、qVW‑D05‑2、qVW‑D05‑3和qVW‑A01‑1。本发明进行了单个抗黄萎病主效QTL的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筛选得到了抗病纯合等位基因型的材料和感病纯合等位基因型的材料;进行了多个抗黄萎病主效QTL的分子聚合筛选,筛选得到了聚合多个抗黄萎病主效QTL位点的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花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棉花抗黄萎病主效QTL位点紧密连锁的KASP引物和应用。

背景技术

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的发生几乎遍布世界上所有的棉花主产区,对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造成很大的损失。实践证明,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控制棉花黄萎病危害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然而,由于棉花的抗黄萎病机制相当复杂,再加上我国现有棉花品种资源的遗传基础狭窄,缺乏高抗黄萎病的陆地棉资源,导致常规育种改良黄萎病抗性成效较小。研究表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能消除环境对选择效率的影响,促进育种进程。

目前,在棉花中检测到的抗黄萎病QTL已经超过了400个,这些QTL在四倍体棉花基因组的26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通过对上述已经鉴定的抗黄萎病QTL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QTL定位所用的分离群体多为暂时性分离群体,难以针对主效QTL进行次级分离群体的构建及精细定位;同时,鉴定到的大部分主效QTL的置信区间的遗传距离大多在5cM以上,分子标记与主效QTL的连锁不紧密,难以直接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尽管有部分基于RIL群体和SNP标记的QTL定位研究鉴定到了与目标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但是到目前为止,在棉花中没有关于主效抗黄萎病QTL用于棉花抗病育种的报道。

当前鉴定的可以应用于抗黄萎病育种实践的稳定性主效QTL缺乏,导致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难以在棉花抗病育种中有效应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棉花抗黄萎病主效QTL的鉴定及育种利用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棉花抗黄萎病主效QTL位点紧密连锁的KASP引物和应用。针对棉花抗黄萎病主效QTL开展紧密连锁KASP标记的开发和育种利用研究,获得与棉花抗黄萎病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克服了目前棉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标记与性状连锁不紧密”的技术瓶颈,从而解决“我国当前的棉花抗病育种进展缓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棉花抗黄萎病主效QTL位点紧密连锁的KASP引物,所述KASP引物序列如SEQID NO:265-282所示;

KASP-Z407标记的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如SEQ ID NO:265-266所示,公共引物如SEQID NO:267所示;

KASP-Z367标记的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如SEQ ID NO:268-269所示,公共引物如SEQID NO:270所示;

KASP-Z324标记的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如SEQ ID NO:271-272所示,公共引物如SEQID NO:273所示;

KASP-Z427标记的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如SEQ ID NO:274-275所示,公共引物如SEQID NO:276所示;

KASP-Z005标记的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如SEQ ID NO:277-278所示,公共引物如SEQID NO:279所示;

KASP-Z428标记的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如SEQ ID NO:280-281所示,公共引物如SEQID NO:282所示。

其中,抗黄萎病主效QTL位点分别为qVW-D05-1、qVW-D05-2、qVW-D05-3和qVW-A0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省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省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5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