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浅水激浪区的无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31084.9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5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武伟超;兰宏煜;潘艾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5/065 | 分类号: | B62D55/065;B62D55/10;B62D55/26;B62D55/24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甯树娇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浅水 激浪 无人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浅水激浪区的无人系统,涉及无人车领域。其包括车身主体、可伸缩式镂空履带和车架,车身主体通过轮体与可伸缩式镂空履带啮合连接,两个车身主体对称设置于车架的两侧并位于可伸缩式镂空履带内,可伸缩式镂空履带包括相适配的内镂空履带和外镂空履带,外镂空履带可沿内镂空履带的宽度方向向外滑动展开。本发明总体布局低矮,从结构透浪设计、跨域环境感知、紧凑驱动控制等方面充分考虑抗浪和透浪设计,以满足在浅水激浪区水下作业和在岸滩环境下的作业要求,具有携带运输方便、抗浪能力和抗倾覆能力强、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浅水激浪区的无人系统。
背景技术
浅水激浪区水深变化大、浪区范围宽、水底环境复杂、暗流变化不定、水质浑浊、光线昏暗,使得环境探测和水底作业难度较大。
目前国内外研发的无人系统,多数工作在陆上和深水环境中,具备水文探测、水下救生等能力,但在岸滩和浅水交界的浅滩激浪区,这些无人系统受限于浅水、激浪、光线等恶劣环境因素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国外研发的水下无人系统多为艇型,动力通常采用螺旋桨推进方式,这也限制了这类水下无人系统的工作环境只能在较深的、水流平缓的海域工作,无法适用于浅滩激浪区作业。而国内研发的两栖无人系统,大多数都是浮在水面上或在水中游走,少数在水底行走的无人系统也并没有抗浪结构,在水中运动很大程度上受海浪的影响。因此,亟待研制一种方便适用于浅滩激浪区作业的无人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浅水激浪区的无人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水下无人系统无法在浅水激浪区作业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浅水激浪区的无人系统,其包括车身主体、可伸缩式镂空履带和车架,车身主体通过轮体与可伸缩式镂空履带啮合连接,两个车身主体对称设置于车架的两侧并位于可伸缩式镂空履带内;
可伸缩式镂空履带包括相适配的内镂空履带和外镂空履带,外镂空履带可沿内镂空履带的宽度方向向外滑动展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外镂空履带包括外边框和间隔设置于外边框上的T形条,内镂空履带靠近外镂空履带的一侧边框上间隔设置有与T形条一一对应的开口;
T形条包括滑杆和滑块,滑杆的一端与外边框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开口与滑块连接,滑块可沿内镂空履带的宽度方向滑动,并与内镂空履带的边框卡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轮体为镂空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轮体包括套设在车身主体上的驱动轮和从动轮,驱动轮与可伸缩式镂空履带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驱动轮外侧的轮齿的纵截面呈梯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车架包括内车板和外车板,外车板内部沿宽度方向设有滑轨,内车板两侧设有与滑轨相适配的滑动部,内车板可沿外车板宽度方向向外滑动展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车架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不同的载荷的安装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安装部安装有目标识别模块、GPS天线、 4G天线和作业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车身主体内部设有电池、控制器、驱动电机、减速箱、驱动轴、4G DTU模块和惯导系统,电池通过控制器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箱连接,减速箱的输出端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通过锥齿轮与轮体连接,4G DTU模块与惯导系统均与电池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车架与车身主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10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