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适应钢丝绳探伤检测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3482.2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3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金;杨建华;吴东;孙博文;李光;田丰;刘伟新;陈宏宇;曹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12 | 分类号: | B66B7/1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应 钢丝绳 探伤 检测 机器人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矿井提升装备钢丝绳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适应钢丝绳探伤检测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框架Ⅰ和外框架Ⅱ组成的外框架装置,连接外框架Ⅰ和外框架Ⅱ的张紧装置,分别设置在外框架Ⅰ和外框架Ⅱ中部内侧的两个主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外框架Ⅰ和外框架Ⅱ两端内侧的多组从动装置。本发明采用分体夹持的方式,根据钢丝绳直径调节相应电动推杆的行程,攀爬不同直径的钢丝绳;采用环形轨道多点支撑的方式,便于对机器人进行限位对中,使机器人轴线与钢丝绳轴线尽可能重合;对称式双驱动设计,为机器人提供足够的动力,也能够有效抑制机器人攀爬过程中的偏斜,使机器人能够搭载巡检设备稳定可靠地攀爬钢丝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井提升装备钢丝绳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适应钢丝绳探伤检测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钢丝绳作为承载和配重的核心构件,是矿井提升机的“咽喉”。在长期作业过程中,钢丝绳使用过程中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磨损、疲劳、断丝等损伤缺陷。钢丝绳的损伤检测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由于矿井提升机昼夜连续作业,检修维护时间十分宝贵,因而也迫切需要提高钢丝绳损伤的检测效率。
矿井提升机钢丝绳主要由首绳和尾绳构成,其中,尾绳起到关键的配重作用。针对首绳的损伤检测,通常在井口定点位置安装检测装置。而针对尾绳,由于其自由悬挂在提升容器底部,长期服役于井筒中,且跟随提升容器上提或下放,给尾绳的损伤检测带来较大困难。随着对钢丝绳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巡检机器人检测钢丝绳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巡检机器人主要针对可靠夹持和稳定攀爬两方面进行研究。为了使机器人能够平稳地夹持在钢丝绳上,专利申请号为202110249464.6的磁吸附钢丝绳检测机器人,采用了磁吸附夹持和履带式攀爬的方式。利用弹簧压紧也是较为常用的夹持方式,专利申请号为201910207682.6的攀爬机器人,采用了弹簧压紧的方式夹持钢丝绳,攀爬方式采用了轮式爬行。专利申请号为202111367866.2的缆索检测机器人,通过减震夹紧部件夹持钢丝绳,并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由电机驱动滚轮沿缆索攀爬。
然而,采用井下钢丝绳探伤检测机器人巡检时,面临如下问题:第一,由于各矿井的开采工况不同,被测的钢丝绳包含不同直径的尾绳和罐道绳,导致探伤检测机器人需要适应不同直径钢丝绳的攀爬;第二,井下钢丝绳为类似圆柱体结构,需要探伤检测机器人在可靠贴附在钢丝绳的基础上,进行稳定快速地攀爬;第三,为了避免探伤检测机器人爬行过程出现倾斜导致驱动机构偏磨,从而影响机器人的使用寿命,探伤检测机器人在爬行时,应该进行可靠地限位对中,使探伤检测机器人轴线与钢丝绳轴线尽可能重合。因而,本发明提出多适应钢丝绳探伤检测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旨在保障机器人能否可靠平稳地沿被测钢丝绳轴向攀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多适应钢丝绳探伤检测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绳径的钢丝绳攀爬,实现机器人的快速安装、可靠夹持、准确限位,满足机器人在铁矿井下能够攀爬不同绳径钢丝绳巡检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多适应钢丝绳探伤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框架Ⅰ和外框架Ⅱ组成的外框架装置,连接所述外框架Ⅰ和外框架Ⅱ的张紧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外框架Ⅰ和外框架Ⅱ中部内侧的两个主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外框架Ⅰ和外框架Ⅱ两端内侧的多组从动装置,
所述的主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框架Ⅰ或外框架Ⅱ的两框架中部的支撑柱,设置在此支撑柱上的驱动轮支撑架,设置在此驱动轮支撑架上的驱动电机,与此驱动电机相连接的驱动轮,
每组从动装置包括沿外框架装置内表面周向布置的轨道,设置在此轨道上的滑轨,设置在此滑轨上的从动轮支撑架,设置在此从动轮支撑架上的从动轮,所述的从动轮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滑轨面向钢丝绳的方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3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拱架连接筋焊接装置
- 下一篇:利用矿山固废制备多孔陶瓷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