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白芽奇兰雨水青的花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8878.6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8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靖安;陈昀;蒋艾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翁志霖 |
地址: | 363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白芽奇兰 雨水 花香 红茶 制作 工艺 | ||
1.一种基于白芽奇兰雨水青的花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白芽奇兰品种的雨水青;
2)做青:将采摘的雨水青置于综合做青机中,通过鼓风、摇青、静置进行做青处理,直至叶片含水率为60%-65%,得到做青叶;
3)堆叶静置:将做青叶堆叶静置30-50min,直至叶温升到38-40℃,得到静置叶;
4)揉捻:将静置叶放入揉捻机,揉捻时依先轻揉再重揉再轻揉的顺序进行加压,最后轻压卸出揉捻叶,总揉捻时间控制在1h以内;
5)发酵:将揉捻叶蓬松堆放于竹筛上,于茶堆中间挖一坑,方便茶叶有氧呼吸,盖上湿布,监控茶堆内温湿度,相对湿度保持90%以上,温度25-32℃,发酵得到发酵叶;
6)烘干:将上述发酵叶摊于120~125℃的烘盘上,烘至茶叶含水量达到4.5%以下,得到花香型红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芽奇兰雨水青的花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雨水青为白芽奇兰小开面1芽3-4叶的雨水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芽奇兰雨水青的花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摘时间为五月初、六月下旬或十月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芽奇兰雨水青的花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如下:
2-1)热风萎凋:将雨水青置于综合做青机中,鼓吹热风,同时以转速3.6r/min转动4-5个小时,得到萎凋叶,失水率达到10%-15%;
2-2)一摇:将上述萎凋叶鼓吹冷风10-15min后,以转速3.6r/min摇青5min,静置1h,静置期间每30min吹冷风5min,直至萎软,得到一摇做青叶;
2-3)二摇:将一摇做青叶以转速3.6r/min摇青7-15min, 静置1.5h,静置期间每30min吹冷风5min,直至叶面萎软,得到二摇做青叶;
2-4)三摇:将二摇做青叶以转速15.1r/min摇青15-20min,静置2h,静置期间每30min吹冷风5min,静置后吹冷风6-8h,至叶片含水率为60%-65%,得到做青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芽奇兰雨水青的花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堆叶高度为40-5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芽奇兰雨水青的花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揉捻的方式依次为:轻压揉捻30min,中压揉捻5min,重压揉捻5min,轻压揉捻5min,中压揉捻5min,重压揉捻5min,最后轻压卸出揉捻叶,所述轻压揉捻、中压揉捻、重压揉捻是指揉捻压力依次增大。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芽奇兰雨水青的花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揉捻叶堆放厚度为15-30cm,发酵时间不超过5 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芽奇兰雨水青的花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摊叶厚度为3cm,发酵叶先在120℃~125℃下高温灭活20min,然后在85℃下低温慢烘2h,直至茶叶含水量达到4.5%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作工艺得到的花香型红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未经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88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品复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下一篇:一种耐火材料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