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冷板组、动力电池及电动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0092.8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0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易小刚;王军;柴成斌;张星;汪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556 | 分类号: | 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25;H01M10/6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么立双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冷板组 动力电池 电动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板组、动力电池及电动车辆。液冷板组用于对电池单体冷却,电池单体包括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液冷板组包括主体部、折弯部和连通管。主体部与第一侧壁相对,折弯部与主体部的端部连接,折弯部与第二侧壁相对,折弯部设有连通口,连通管与连通口连通,以向第二冷却通道内供水或者将水流从第二冷却通道内排出。本发明提供的液冷板组,通过设置折弯部,不但可以利用折弯的结构,提升液冷组件的装配稳定性;还利于将液冷板组的部分结构设置在具有较大安装空间的位置处,进而便于将折弯部和电池单体固定连接,从而便于液冷板组的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板组、动力电池及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飞速发展。支撑电动车辆发展动力,包括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安全性能以及市场价格。动力电池的散热结构与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以及电池的使用寿命直接相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冷板组、动力电池及电动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冷却性能差、导致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短、安全性不高的缺陷,达到提升动力电池的冷却性能、换热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冷板组,所述液冷板组用于对电池单体冷却,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液冷板组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内设有第一冷却通道,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
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连接,所述折弯部具有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二冷却通道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连通,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所述折弯部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通;
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所述连通口连通,以向所述第二冷却通道内供水或者将水流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内排出。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液冷板组,所述折弯部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位于所述主体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第二折弯部位于所述主体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
所述连通管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一折弯部上的连通口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上的连通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液冷板组,所述折弯部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均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密封连接以限定出所述第二冷却通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液冷板组,所述折弯部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三板体上;
所述第三板体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板体层叠且密封连接,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限定出第一子通道,
所述第三板体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板体层叠且密封连接,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限定出第二子通道,
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连通且构造出所述第二冷却通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液冷板组,所述折弯部上设有安装孔。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液冷板组,所述连通管包括插接头、汇流管和至少一个支流管,所述插接头与所述折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插接头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通,所述支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插接头连接且连通,所述支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汇流管连接且连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液冷板组,所述主体部包括层叠设置的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限定出第一冷却通道,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焊接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00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