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抗氧化性和功能特性的竹笋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1211.1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5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席宇航;章兴;陈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34 | 分类号: | C07K1/34;C07K1/14;A61K38/02;A61P39/06;A61K8/64;A61Q19/08;A23L33/18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高燕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功能 特性 竹笋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氧化性和功能特性的竹笋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竹笋原料预处理得到笋片,与水混合后粉碎,加入浸提液浸提后过筛,得到不含纤维素的滤过液;将所述的滤过液离心,得上清液;将所述的上清液抽滤,去除离心未沉淀颗粒物,并用去离子水调整抽滤滤过液的pH,将抽滤滤过液通过超滤系统浓缩,收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竹笋蛋白粉;将所述的竹笋蛋白粉溶于水中得到竹笋蛋白溶液,60‑100℃加热1‑60min;将加热后的竹笋蛋白水溶液预冻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所述的高抗氧化性和功能特性的竹笋蛋白。本发明制备方法提高了竹笋蛋白的起泡性和持油性等功能性质以及抗氧化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蛋白的高值化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抗氧化性和功能特性的竹笋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竹资源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同时也是最早利用竹加工的国家之一。竹子被认为是最具文化、生态和经济意义的植物之一,在家具产业、环保产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内被广泛应用,形成高附加值产业链。
竹笋是竹子的扩展芽或分生组织形成的茎,竹笋富含蛋白质,每100克鲜竹笋中平均含蛋白质2.6克,并具有多纤维素、低脂肪、低淀粉的营养特点。然而,现有竹笋的消费主要以新鲜竹笋和发酵竹笋等原材料食用为主,对竹笋提取物研究较少,限制了竹笋在食品工业中的使用范围和应用前景。
公开号为CN106720913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鲜毛竹笋中提取蛋白的方法,采用低温提取的方法,从新鲜竹笋中提取了第一蛋白、第二蛋白、第三蛋白、第四蛋白和第五蛋白等五种蛋白,保留了竹笋蛋白的原始特性。
杨金来等(杨金来等;毛竹笋中4种蛋白的提取与功能性质研究[J];竹子学报;2019年01期)从毛竹笋中提取出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碱溶蛋白等4种蛋白,均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4种蛋白的功能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疏水性:醇溶蛋白碱溶蛋白球蛋白清蛋白;在中性条件下,清蛋白的水溶性最好;清蛋白和球蛋白吸水性好,分别达到4.2和5.0mL·g~(-1),清蛋白和醇溶蛋白吸油性最强,分别达到3.6和3.2mL·g~(-1);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碱溶蛋白的乳化性分别为35.8%、29.2%、22.1%和14.2%,乳化稳定性均超65.1%;清蛋白的起泡性达到67.7%(稳定性为48.6%)。
通过制备竹笋蛋白验证特性发现,其功能特性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抗氧化性和功能特性的竹笋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竹笋蛋白具有较好的起泡性和持油性等功能性质以及较高的抗氧化特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抗氧化性和功能特性的竹笋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竹笋原料预处理得到笋片,与水混合后粉碎,加入浸提液浸提后过筛,得到不含纤维素的滤过液;
(2)将所述的滤过液离心,得上清液;将所述的上清液抽滤,去除离心未沉淀颗粒物,并用去离子水调整抽滤滤过液的pH,将抽滤滤过液通过超滤系统浓缩,收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竹笋蛋白粉;
(3)将所述的竹笋蛋白粉溶于水中得到竹笋蛋白溶液,60-100℃加热1-60min;
(4)将加热后的竹笋蛋白水溶液预冻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所述的高抗氧化性和功能特性的竹笋蛋白。
本发明利用化学提取法从竹笋原料中提取竹笋蛋白粉后,通过加热变性后,再经预冻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变性的竹笋蛋白。特定的热处理可使蛋白质分离物的天然结构经受不同程度的时间和温度暴露,这可能导致功能和物理化学特性的整体改善。本发明通过加热特定温度和时间,使所得的竹笋蛋白提高了起泡性和持油性等功能性质以及抗氧化特性。
所述的竹笋原料是指竹笋去除外壳后的可食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1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材热压用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制楼梯自动化生产用立柱拉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