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经济模式和动力模式转换的多档自动变速器装置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6373.4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5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顾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091 | 分类号: | F16H3/091;F16H3/44;F16H57/02;F16H57/021;F16H57/023;F16H57/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陈晶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经济 模式 动力 转换 自动变速器 装置 汽车 | ||
具有经济模式和动力模式转换的多档自动变速器装置及汽车,所述装置包括双离合器组件、减速主箱组件和减速副箱组件;奇数档输入轴和偶数档输入轴分别通过花键与奇数档离合器和偶数档离合器相连;中间轴上齿轮分别与偶数档输入轴和奇数档输入轴上齿轮相连;中间轴还与输出轴上的从动齿轮相连;惰轮轴上的惰轮分别与偶数档输入轴上的二档、倒档主动齿轮和中间轴上的倒档从动齿轮相连;减速副箱组件包括第一同步器、湿式离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同步器和第二制动器;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减速副箱组件的行星排机构,由第一同步器,或湿式离合器和第一制动器组合,或第二同步器和第二制动器组合三种形式实现二次减速增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经济模式和动力模式转换的多档自动变速器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自动变速器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市场上自动变速器应用的档位数多为六档或七档,由于档位数相对较少,使得整车在经济性和动力性方面优势不明显,急需开发更多档位的自动变速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由于其特有的结构特点,发动机的动力能够始终不断地被传递到车轮,所以这样完成的换档过程为动力换档。车辆实现了动力换档过程,将极大地提高换档舒适性,同时也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使车辆油耗和排放等方面有所改善。在现有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设计中,具有双中间轴和啮合齿轮组的变速器使用不同的专用齿轮副来实现多个前进档和倒档的速比,但是占用整车空间较大,布置不方便。因此,在变速器的速比设计中,所需齿轮的数量过多,特别是在具有档位数量较多的变速器中更为突出。
因此,目前车辆用自动变速器设计方案存在很多缺陷,如:相邻档位之间的速比阶较大、传动比范围小、经济性和动力性优势不明显;在工作过程中换档冲击较大,影响变速器的正常运作,存在安全隐患;换档响应速度慢、换档顿挫感明显,汽车操控性差。而且,现有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多为采用双输出轴或者单输出轴且采用共用主动齿轮或者线性布置齿轮组,造成其轴向尺寸较长。目前国内的纵置DCT变速器档位数多为六档和七档,无法满足整车经济性和动力性不断提升的需求。并且,现有七档以上的自动变速器方案大多通过增加齿轮个数和中间轴的个数来实现,这样设计占用了较多的整车空间。
现有技术中,专利文献CN112343978A公开了“十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通过两个离合器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档,具有结构紧凑,满足车辆高经济性动力性需求的特点。专利文献CN206522419U公开了“一种基于平行轴齿轮系的十档自动变速器”,通过主箱输出轴后端通过两侧的第三平行轴和第四平行轴与副箱输出轴连接;其提高整车加速性,降低了起步控制难度,并且提高了整车起步的平顺性,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之间布置有闭锁及减振离合器,起步后可以实现闭锁换档,提高了发动机功率传递效率;并且加工制造难度低。
综上,现有的变速器存在的缺陷为:挡位少,且占用整车空间较大,布置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变速器挡位少,且占用整车空间较大,布置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经济模式和动力模式转换的多档自动变速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双离合器组件a、减速主箱组件b和减速副箱组件c;
所述双离合器组件a包括奇数档离合器C1和偶数档离合器C2;
所述减速主箱组件b包括输入轴总成、中间轴总成、输出轴总成和惰轮轴总成;
所述输入轴总成包括偶数档输入轴1、奇数档输入轴2和二档、倒档主动齿轮7;
所述中间轴总成包括中间轴36和倒档从动齿轮32;
所述输出轴总成包括输出轴22和减速被动齿轮15;
所述惰轮轴总成包括惰轮轴9和惰轮8;
所述奇数档输入轴2和偶数档输入轴1分别通过花键与奇数档离合器C1和偶数档离合器C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6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