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根菇菌棒高密度短周期高产增效的出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59514.8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2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万鲁长;郭惠东;任海霞;黄春燕;万婕;任鹏飞;常召航;赵敬聪;王淑全;王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朱家富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根菇菌棒 高密度 周期 高产 增效 方法 | ||
1.一种长根菇菌棒高密度短周期高产增效的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发满菌且完成生理后熟的长根菇菌包脱掉塑料筒袋,将得到的菌棒从中央切分为两段,断面向下竖直摆放,摆放密度范围62-70半棒/m2,即31-35整棒/m2,菌棒间距1.5-2cm,覆土栽培,出菇采收。
2.一种长根菇菌棒高密度短周期高产增效的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长根菇菌包栽培料;
(2)将步骤(1)配制的栽培料袋装、灭菌、冷却、接种、发菌、后熟培养,得长根菇菌包;
(3)脱袋切棒与密植覆土:将步骤(2)的长根菇菌包脱去塑料筒膜,将得到的菌棒从中央均匀切分为两段,断面向下竖直摆放于菌床上,摆放密度为62-70半棒/m2,折合整棒31-35整棒/m2,菌棒间距1.5-2cm,再进行填土和覆土;
(4)出菇管理:当覆土层表面有少量白色菌丝出现时,调节栽培条件,管理至出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栽培料的配方为:棉籽壳33%,苹果树木屑30%,玉米芯12%,麦麸15%,豆粕粉4%,玉米粉3%,过磷酸钙1%,石膏粉1%,生石灰粉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袋装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筒膜,规格为长35cm×折径17cm,装料后菌包长度为20±2cm,每袋装干栽培料0.54-0.56kg。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袋装时调配栽培料含水量至60-65%,初始pH为7.2-7.6。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灭菌采用高压灭菌,在0.15MPa蒸汽压力下保持2.5h。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灭菌后的料袋冷却至28℃以下,即可进行接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灭菌后的料袋冷却至22-28℃,即可进行接种。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发菌的条件为:控制培养室空气温度24-26℃,空气相对湿度55-65%,避光,间歇式输送新风培养,菌丝生长阶段调控培养室二氧化碳浓度在0.2%以下,经30-35d菌丝长满料袋,降低温度至21-23℃,继续后熟培养30-33d,使菌丝达到生理成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菌丝生长阶段调控培养室二氧化碳浓度在0.1-0.2%。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菌床的底层土壤铺垫厚度为5-6cm,均匀撒生石灰粉或用4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性粉剂800倍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得到的菌棒从中央均匀切分为两段,于4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性粉剂800倍消毒液中浸沾一下,随即取出,断面向下竖直摆放于菌床上。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覆土选用不沙不黏、质地疏松、透气持水、颗粒均匀的肥沃壤土,土粒大小为0.2-0.8cm,用1%的石灰水或4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性粉剂800倍消毒液喷拌处理,以消毒防虫,调整覆土含水量至20-25%,pH至7.0-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95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