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新型压缩机活塞体精密锻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6999.3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9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威;石明杰;黄良天;陈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野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18 | 分类号: | B21K1/18;B23P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恒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808 | 代理人: | 邢立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新型 压缩机 活塞 精密 锻造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新型压缩机活塞体精密锻造工艺,针对压缩机活塞体的运作环境,设计的工艺提高了压缩机活塞体的刚度、强度,使活塞体在上下运作时不易形变,把活塞体加热的高温恒温区,使活塞体的多种金属相融入固溶体,消除活塞体的内应力,解决活塞体在运作时出现的裂纹,采用振抛工艺,使面漆更牢固的贴稳在活塞体的表面,提高活塞体的抗锈能力,使用复动锻造,提高材料利用率,锻造出来的活塞体无飞边,降低工序复杂度,节约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活塞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新型压缩机活塞体精密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汽车重要零部件之一,是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心脏,起到对冷空气压缩及其将冷空气推送至出风口的功能,其中汽车压缩机的活塞是推动汽车压缩机运作的主要零件,由于压缩机上的活塞是活动件,所以要求活塞需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抗腐蚀性能。
现市面上的压缩机活塞由于加工工艺落后,导致活塞上的强度、刚度不够,无法适应在压缩机内的高强度运作,经常出现活塞表面裂纹、形变甚至出现断裂,导致汽车制冷工作停摆,同时,加工工艺的落后导致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压缩机活塞加工工艺落后导致活塞出现裂纹、形变、断裂及其材料浪费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新型压缩机活塞体精密锻造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新型压缩机活塞体精密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大小、形状合适的钢型材,对钢型材进行锻造、切割、粗锻,将钢型材制作成压缩机活塞体的粗锻件;
S2:对压缩机活塞体的粗锻件进行复动锻造,通过一个冲头在封闭的空间凹槽内部单向挤压或者两个冲头双向挤压,接着对压缩机活塞体进行第二次精锻切割,获得一个压缩机活塞体的精锻件;
S3:对压缩机活塞体的精锻件加热到548°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使压缩机活塞体的精锻件的多种相的金属化合物容入固溶体,接着对压缩机活塞体的精锻件进行人工快速冷却;
S4:将压缩机活塞体的精锻件放入振抛机当中,倒入抛光液,去除压缩机活塞体的精锻件上的毛刺、飞边;
S5:对压缩机活塞体的精锻件进行CNC加工,接着将压缩机活塞体的精锻件放入CMC上进行精加工;
S6:对压缩机活塞体进行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检测压缩机活塞体的抗腐蚀、抗形变性能。
优选地,包括S1步骤之前进行退火处理。
优选地,钢型材采用铝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新型压缩机活塞体精密锻造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一种汽车新型压缩机活塞体精密锻造工艺,S1步骤选用大小、形状合适的钢型材,方便对钢型材进行加工,对钢型材进行锻造、切割、粗锻,将钢型材制作成压缩机活塞体的初步模样,方便后续步骤对其进行精加工;S2步骤将压缩机活塞体的粗锻造件放入密闭空间,用一个冲头对压缩机活塞体进行单向挤压或者两个冲头双向挤压,此方法成型的压缩机活塞体表面基本无飞边,节省后边的切削工艺,降低成本,同时,放在密闭空间进行锻造,能提升材料的重复使用率,达到节省材料的效果,降低工艺工序的复杂度;S3步骤将压缩机活塞体加热到548°,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使压缩机活塞体多种相的金属化合物融入到固溶体中,获得单一的金属相,保证压缩机活塞体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消除压缩机活塞体的应力,使压缩机活塞体不易出现变形、裂纹、生锈;S4步骤对压缩机活塞体进行振抛,加热压缩机活塞体上的表面热量,使面漆更加牢固的贴合在压缩机活塞体上,不易掉落;S5步骤对压缩机活塞体进行CNC加工,对压缩机活塞体的多余部分进行精准切削,减少压缩机活塞体的尺寸误差,提高压缩机活塞体的尺寸精度,再将压缩机活塞体放入CMC加工中心,精雕出压缩机活塞体的表面纹路;S6步骤检测压缩机活塞体在各种环境下物理、化学性能,检测是否会产生形变、生锈等不利影响因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野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力野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6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