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验证发动机气门机构强度的考核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4738.6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8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吴鹏;王君;张新亮;陈明阳;张帅;左志辉;于小博;杨金民;李晓龙;李长硕;赵长春;梁浩;武庆震;刘晓宇;刘新慧;张天枢;康丽丽;陈昕;孙再胜;夏士泽;张鹏;姜鹏;李东洋;赵琦;杨超;张凯;代国勇;邵聪慧;刘长峰;邱宏凯;郑研;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3/02;G01N3/56;G01N3/32;G01M15/04;G01M15/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验证 发动机 气门 机构 强度 考核 试验 方法 | ||
一种验证发动机气门机构强度的考核试验方法,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方法如下:对试验用发动机进行燃烧测试;对所得的燃烧数据进行分析;进行发动机气门机构强度的考核试验;分解检查;进行考核试验结果评价;试验整理。本发明可应用于发动机产品开发阶段,充分验证发动机产品的可靠性,可以用于发动机气门偏磨故障攻关,为发动机气门偏磨故障攻关提供了有效的验证手段,快速验证对策的有效性,缩短了故障攻关的排查时间,大大提高试验验证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验证发动机气门机构强度的考核试验方法,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可靠性考核试验通常包括全速全负荷耐久、交变负荷耐久、冷热冲击耐久等项目,而即使通过了以上耐久考核的发动机,在整车路试或者客户驾驶车辆时也会偶发缸盖气门偏磨故障。显然,常规的发动机台架耐久试验考核无法验证缸盖气门偏磨故障,所以需要一种验证发动机气门机构强度的考核试验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验证发动机气门机构强度的考核试验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验证发动机气门机构强度的考核试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试验用发动机进行燃烧测试;
S2:对S1所得的燃烧数据进行分析;
S3:进行发动机气门机构强度的考核试验;
S4:分解检查;
S5:进行考核试验结果评价;
S6:试验整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应用于发动机产品开发阶段,充分验证发动机产品的可靠性,可以用于发动机气门偏磨故障攻关,为发动机气门偏磨故障攻关提供了有效的验证手段,快速验证对策的有效性,缩短了故障攻关的排查时间,大大提高试验验证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试验用发动机3200r/min,100%负荷时的PV图;
图2是本发明试验用发动机3200r/min,118Nm负荷时的PV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验证发动机气门机构强度的考核试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试验用发动机进行燃烧测试;
S101:准备燃烧测试用所有资源,并安装缸压传感器、角标仪及接线;
S102:按照发动机转速1000r/min-5500r/min,扭矩间隔1bar进行万有特性试验测试,并记录台架及燃烧分析数据。
S2:对S1所得的燃烧数据进行分析;
本发明试验用发动机选用1.5L增压发动机,通过分析燃烧数据发现,发动机在中负荷时燃烧数据中压力升高率最大,而对应转速全负荷时反而变小,通过示功图可以明显看出部分负荷时压力突变快(见图1、图2)。发动机在1600r/min-3200r/min中负荷时燃烧冲击大,正是用户开车常用工况,这些工况点都可以做为验证发动机气门机构强度的考核工况。
S3:进行发动机气门机构强度的考核试验;
S301:进行试验前准备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4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海拔环境试验室安全防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耐水白水性弹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