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钢筋预应力混凝土及其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81648.X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4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地;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B28B1/16;B28B1/50;E04B1/00;E04B1/92;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张晓萍;刘铁生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预应力 混凝土 及其 成型 方法 | ||
1.一种无钢筋预应力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基层,为砂浆、混凝土或者净浆浇筑件;所述基层的变形值为S1;
预应力层,设置于基层的表面并完全覆盖所述基层;所述预应力层为砂浆、混凝土或者净浆浇筑件,其中不包括钢筋;所述基层与预应力层之间进行界面处理;所述界面处理包括在界面处喷洒乳液类界面剂或者在界面处设置金属纤维使其同时插入基层和预应力层中;所述预应力层的变形值为S2;其中S1<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钢筋预应力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收缩,所述预应力层膨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钢筋预应力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收缩,所述预应力层收缩,所述基层的收缩大于所述预应力层的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钢筋预应力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膨胀,所述预应力层膨胀,所述基层的膨胀小于所述预应力层的膨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钢筋预应力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依次包括:预应力层,基层和预应力层。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无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基层成型;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基层的配方如下:胶凝材料水泥3.5%~65%,水6%~20%,细骨料0.2%~54%,粗骨料0%~43%,减水剂0.09%~1.4%,超细矿物掺合料4%~18%,早强剂0.02%~1.4%,膨胀剂0%~0.7%;减缩剂0%~0.06%;增稠剂0%~0.06%;速凝剂0%~0.06%;所述基层的变形值为S1;
预应力层成型;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基层的配方如下:胶凝材料水泥4.8%~58%,水6%~20%,细骨料0.6%~54%,粗骨料0%~47%,减水剂0.09%~1.4%,掺合料4%~20%,减缩剂0%~2%,膨胀剂0.06%~5%;增稠剂0%~0.06%;速凝剂0%~0.06%;所述预应力层中不包括钢筋,且完全覆盖所述基层;所述预应力层的变形值为S2;其中S1<S2;
所述无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的成型步骤中还包括基层与预应力层之间进行界面处理的步骤;所述界面处理包括在界面处喷洒乳液类界面剂或者在界面处设置金属纤维使其同时插入基层和预应力层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基层成型;
2)在基层上浇筑预应力层;
3)拆模后,使所述预应力层暴露服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预应力层成型;
2)在预应力层上浇筑基层;
3)拆模后翻转,使所述预应力层暴露服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预应力层成型;
2)在预应力层上浇筑基层;
3)在基层上浇筑预应力层;
4)拆模后,使所述预应力层暴露服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水泥选自通用硅酸盐水泥、特种水泥和气硬性胶凝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选自聚羧酸减水剂、萘系减水剂、蒽系减水剂、三聚氰胺系减水剂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合料选自粉煤灰、矿渣、石粉、钢渣粉和石灰石粉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缩剂为聚醚或聚醇类有机物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16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