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多巴胺纳米囊泡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83932.0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3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屹;毛卫浦;李伟;彭波;张文涛;顾咏哲;许天源;倪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34;A61K47/68;A61K45/00;A61K31/713;A61K31/4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83 | 代理人: | 温爱飞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巴胺 纳米 递送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聚多巴胺纳米囊泡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纳米囊泡递送系统中装载递送物并在囊泡表面镶嵌抗体;其中,所述递送物选自靶向癌症原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的质粒,所述抗体为癌症高表达的蛋白抗体;所述质粒为靶向Linc00113的质粒,所述抗体为MUC12抗体;以及其中,
所述聚多巴胺纳米囊泡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脂质体进行递送物的装载;
S2、将步骤S1合成的装载递送物的脂质体加入第一缓冲液,并加入盐酸多巴胺,合成递送物@聚多巴胺;
S3、将步骤S2合成的递送物@聚多巴胺离心,得到的沉淀用含有亲和素的第二缓冲液溶解,得到递送物@聚多巴胺@亲和素;
S4、将步骤S3得到的递送物@聚多巴胺@亲和素与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共孵育,得到所述聚多巴胺纳米囊泡递送系统-递送物@聚多巴胺@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多巴胺纳米囊泡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纳米囊泡递送系统中靶向Linc00113的质粒的装载率为85~97%,MUC12抗体的装载率为85~95%。
3.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多巴胺纳米囊泡递送系统的制剂或由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多巴胺纳米囊泡递送系统制备的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多巴胺纳米囊泡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各原料用量及浓度为:脂质体与2uM 递送物的配比为1~2:1;
和/或,所述步骤S2中,各原料的用量为:装载递送物的脂质体、第一缓冲液与盐酸多巴胺的配比为1:40~60 :40~60,其中所述第一缓冲液为TRIS缓冲液;
和/或,所述步骤S3中,各原料的用量为:递送物@聚多巴胺与第二缓冲液的配比为4~6:1,其中所述第二缓冲液为PBS缓冲液,所述第二缓冲液中含有亲和素2 mg/mL;
和/或,所述步骤S4中,各原料的用量为:递送物@聚多巴胺@亲和素与50 ug/mL 生物素标记的抗体的体积比为1:0.5~2。
5.一种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多巴胺纳米囊泡递送系统在制备肿瘤靶向制剂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肾癌,所述制剂为下述制剂中的至少一种:调控肾癌原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表达的制剂、调控细胞增殖的制剂、调控细胞的侵袭迁移的制剂、调控肿瘤生长的制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肾癌抑癌基因包括Linc0011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与用于治疗肾癌的药物制备成联合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39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能耗在线监测分析系统
- 下一篇:叶面积指数反演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