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耳平整度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4494.X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7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冉昌林;刘继顺;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30 | 分类号: | G01B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程凌军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整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耳平整度检测方法,包括:电控设备通过控制动力装置组驱动多轴运动机构运动,以带动与所述多轴运动机构相连的激光传感器组件移动至目标电池模组的待检测极耳处;通过所述激光传感器组件采集所述待检测极耳处的平整度数据;对采集的平整度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平整度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对比;若所述待检测极耳处存在一个极耳的平整度数据不达标,则触发预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极耳平整度检测装置,用以实现所述极耳平整度检测方法。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极耳焊接工序前,通过多轴运动机构带动激光传感器组件移动至待检测极耳处进行全检,从而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降低了检测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耳平整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软包电芯进行极耳焊接的过程中,若极耳表面不平整,易出现虚焊或焊穿的情况,严重影响焊接的质量与产品的良品率。因此,所用的极耳需要保证表面平整无变形,才能使保护板镍片或铝片与极耳平面充分贴合,从而保证焊接质量。
现有技术中,对极耳辊平后的平整度检测,多采用人工目测抽样检查的方式,人工抽查的方式工作量大,人力成本高,效率较低,不能实现极耳产品的全检,存在漏检的情况,并且通过肉眼观察,检测结果不可避免的存在偏差,存在将不合格品误判成合格品的可能性,检测精度与准确度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影响后续极耳焊接的质量,且人工抽样目测的方式无法实现各极耳检测数据的记录与溯源。
上述人工抽查检测方法,属于极耳焊接前工序,在焊接前对极耳平整度进行检测,以剔除掉不合格的极耳产品。现有技术中,有在极耳焊接工序中,利用激光扫描传感器对极耳表面进行扫描,同步调整焊接轨迹,该技术方案在精准度、标准化方面存在缺陷,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极耳虚焊与焊穿,发现产品焊接问题后,成本损失更大,因为每个极耳表面的平整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该种方法需要针对不同的检测对象,进行激光扫描参数与焊接轨迹的重新设置。因此,在极耳焊接工序前,对极耳平整度进行检测,剔除掉不合格产品,仍是提高焊接质量,降低成本的优选方法。
故亟需开发一种极耳平整度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以提高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降低检测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极耳辊平后的平整度检测方法的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较低,检测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耳平整度检测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对极耳产品全检,显著提高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降低检测成本。
本申请的构思之一在于,本申请提供一种极耳平整度检测方法,电控设备通过控制动力装置组驱动多轴运动机构运动,以带动与所述多轴运动机构相连的激光传感器组件移动至目标电池模组的待检测极耳处;所述动力装置组包括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所述多轴运动机构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轴和第二轴;通过所述激光传感器组件采集所述待检测极耳处的平整度数据;对采集的平整度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平整度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对比;若所述待检测极耳处存在一个极耳的平整度数据不达标,则触发预警,从而实现目标电池模组的待检测极耳处的目标极耳的全检,提高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降低检测成本。
具体的,极耳平整度的检测,被检测对象可以是单个极耳,也可以是目标电池模组的待检测极耳处的多个极耳。当对待检测极耳处的多个极耳进行检测时,需要对每个极耳都进行检测,这就需要利用可以多向运动的多轴运动机构,根据模组中各个目标极耳的位置,带动位于其上的激光传感器组件至各目标极耳处,实现对模组中极耳的全检。
本申请的构思之一还在于,基于所述极耳平整度检测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极耳平整度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多轴运动机构、激光传感器组件和电控设备;支架与多轴运动机构固定连接;激光传感器组件设在多轴运动机构上,用于检测目标电池模组的待检测极耳处的平整度数据;;电控设备与多轴运动机构电气连接,通过控制所述多轴运动机构,带动所述激光传感器组件运动至检测极耳处。
基于上述发明构思,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极耳平整度检测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44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