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模块打线键合系统及打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8445.1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4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柯健;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昱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H01L31/02;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吴静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文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打线键合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光模块打线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料条、压板、打线装置以及用于传送所述料条的料条传送机构;所述压板和所述工作台均可以上下移动,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料条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打线装置设置于所述压板的上方;所述料条上并排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打线光收发模块的若干容纳槽,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发射端打线区和接收端打线区,分别对应所述料条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纳槽;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容纳槽相配合,用于固定发射端打线区的光收发模块的发射端基板;所述压板与所述容纳槽相配合,用于固定接收端打线区的光收发模块的接收端基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打线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底面上设置有供光收发模块的发射端基板穿过的通孔,所述工作台的发射端打线区上设置有用于吸附固定发射端基板的真空吸附块,所述真空吸附块与所述通孔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模块打线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块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抽气装置连通的抽气孔,各所述通气孔均与所述抽气孔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模块打线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基板伸至所述通孔中的深度与所述真空吸附块的高度之和大于所述通孔的深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打线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上对应发射端打线区的位置处设置有全开口,用于供打线装置的打线头穿过以对光收发模块的发射端进行打线;所述压板上对应接收端打线区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开口,用于供打线装置的打线头穿过以对光收发模块的接收端进行打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打线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接收端金手指限位凸台,所述压板的底面上对应接收端打线区的所述接收端金手指限位凸台的位置处设置有接收端金手指压台,所述接收端金手指限位凸台与所述接收端金手指压台配合对光收发模块的接收端金手指附近的接收端基板进行压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打线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分合波组件背面限位凸台,所述压板的底面上对应接收端打线区的所述分合波组件背面限位凸台的位置处设置有接收端分合波组件压台,所述分合波组件背面限位凸台与所述接收端分合波组件压台配合对光收发模块的接收端分合波组件附近的接收端基板进行压固。
8.一种光模块打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料条放在料条传送机构上,自远离发射端打线区一端起,第一个容纳槽空置,其余容纳槽内依次放置光收发模块;
S2、料条传送机构带动料条移动,使第一个容纳槽和第二个容纳槽分别置于接收端打线区和发射端打线区;
S3、预热并上移工作台,通过工作台与第二个容纳槽配合固定其中光收发模块的发射端基板;
S4、打线装置的打线头对第二个容纳槽上方的光收发模块的发射端进行打线;发射端打线结束后,下移工作台,使光收发模块回落并平搁至第二个容纳槽中;
S5、料条传送机构带动料条移动,使第二个容纳槽和第三个容纳槽分别置于接收端打线区和发射端打线区;
S6、预热并上移工作台,通过工作台与第三个容纳槽配合固定其中光收发模块的发射端基板;下移压板,通过压板与第二个容纳槽配合固定其中光收发模块的接收端基板;
S7、打线装置的打线头对第二个容纳槽上方的光收发模块的接收端进行打线;接收端打线结束后,打线装置的打线头移动并对第三个容纳槽上方的光收发模块的发射端进行打线;发射端打线结束后,下移工作台,使光收发模块回落并平搁至第三个容纳槽中,同时上移压板;
S8、循环步骤S5-S7,直至料条中所有光收发模块均完成打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昱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昱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84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