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咪达唑仑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5874.7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1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汪永强;陈伟挺;乔智涛;陈洪;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硕德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71/20 | 分类号: | C07C271/20;C07C269/06;C07D243/16;C07D48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咪达唑仑 制备 方法 及其 中间体 | ||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咪达唑仑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M2。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为:以SM1作为起始物料,与烷氧羰基或酰基保护的1,3‑二胺基丙酮的SM2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M2经还原胺化,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基,原位碱化关环反应后,再与原乙酸酯反应,最后氧化得到咪达唑仑。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步骤简短、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避免了传统路线涉及的危险反应、危险试剂、管制试剂和基因毒性杂质,因此操作及产品的安全性较高、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咪达唑仑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背景技术
苯并二氮杂类药物是一类具有很高药理活性和广泛应用前景的药物,其主要通过激动性地结合中枢神经系统内的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发挥介导作用,典型的药理学性质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中枢性肌肉松弛和术前麻醉等。
咪达唑仑,其主要剂型包括片剂、注射剂、口服溶剂等,对应原料药有游离碱、马来酸盐、盐酸盐等不同成药方式。主要适应症用于儿科患者(6个月-16岁)在诊断、治疗、内镜操作或麻醉诱导前的镇静、抗焦虑和顺行性遗忘。咪达唑仑化学名为1-甲基-8-氯-6-(2-氟苯基)-4H-咪唑并[1,5-a][1,4]苯并二氮杂具有典型的苯并二氮杂母核结构,是一种浅黄色结晶性固体,CAS号59467-96-8。其中,盐酸咪达唑仑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目前关于咪达唑仑的合成路线较多,其中路线一(Walser A,Thomas Flynn,MasonC,et al.J Org Chem,1978,43(5):936-944.)公开了以化合物2做为起始原料,与氯乙酰氯反应生成中间体1,氨解、关环得到中间体2,在四氯化钛存在的情况下与甲胺缩合,亚硝化得到4,在强碱的情况下与硝基甲烷反应产生5,雷尼镍催化氢化、马来酸成盐得到中间体6,与原乙酸三乙酯环合、二氧化锰氧化脱氢得到咪达唑仑游离碱。但化合物2价格较高,其合成仍需以SM1作为起始原料,该路线总计8步反应,文献报道总收率约6.7%,为目前的主流的放大合成路线,路线一合成如Scheme 1所示。
但该路线中存在如下问题:1)氯乙酰氯为剧毒性管制品、乌洛托品、甲氨气体或甲氨溶液为管制试剂,不仅购买、运输困难,而且操作安全风险高;2)反应路线中存在卤化、氨化、亚硝化、氢化、氧化等多步涉及18种安全风险较高的重点监控反应;3)反应路线中使用了过量的雷尼镍催化剂,工艺放大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4)路线中使用了亚硝酸钠试剂,反应过程中易于产生亚硝胺类杂质,亚硝胺属于基因毒性杂质,不利用产品质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
路线二(Walser A,Fryer RI.J Heterocycl Chem,1983,20(3):551-558.):化合物1、2、3、4的合成方法与路线一相同,中间体4在叔丁醇钾的作用下与丙二酸二甲酯反应生成中间体14,在氢氧化钾作用下发生水解脱羧反应,随后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中间体16,16经雷尼镍催化氢化、原乙酸三甲酯环化、水解、脱羧反应得到咪达唑仑,路线二合成如Scheme 2所示。但整条路线总计11步反应,路线冗长,收率低,成本高,同时也存在路线一的问题。
综上,现有技术合成咪达唑仑目前存在的问题:如步骤繁琐且收率低,反应过程中涉及危险反应、危险试剂和管制试剂较多,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反应过程中也涉及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因此研究寻找一条步骤短、产品质量安全性可靠、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设备兼容性好、更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路线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硕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硕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5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