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喹唑啉-2-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4895.5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3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芝;郑锦鸿;盘鹰;张艳美;王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C07D239/80;C07D409/12;C07D409/14;A61P35/00;A61P3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孙凤侠 |
地址: | 515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喹唑啉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喹唑啉‑2‑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喹唑啉‑2‑酮类化合物由固相合成法制得,具有如式(Ⅰ)所示结构:其中R1为羟甲基、3‑氨基丙基、3‑羧基丙基、二甲基或四氢吡啶基;R2为3‑氨基丙基、3‑甲基丁基或苯甲基,R3为4‑吡啶基、苯基、对甲基苯基、对氟苯基、3‑吡啶基、2‑吡啶基、苯氧甲基、3‑吡啶乙基或噻吩‑2‑甲基。本发明的喹唑啉‑2‑酮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喹唑啉-2-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喹唑啉酮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碱和具有生物药理活性的有机分子中。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具有如镇痛、抗氧化、抗炎、抗高血压、抗结核、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特别是其核心骨架——苯并嘧啶酮,常作为一些选择性激酶或受体小分子抑制剂的重要药效结构单元,用于小分子抗肿瘤药物设计中,如EGFR酪氨酸激酶、p38MAP激酶及BRD4蛋白抑制剂等。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因其结构的多样性和其高效广谱的生物活性,在医药和农药领域有广泛应用,且具有广阔的前景。
癌症产生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体内活性氧(ROS)自由基的攻击,自由基可以攻击细胞膜使其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破坏细胞内关键部位,导致DNA链发生断裂或形成交联,使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还可产生反应性物种,如8-氧代鸟嘌呤,引起碱基对GC-TA颠换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抗氧化剂是一种向自由基提供一个电子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稳定分子的物质,可拦截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导致衰老和疾病的氧化损伤。
然而,目前的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相对较差,从而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差,生物活性有待提高。
此外,传统的药物研发历程周期长,组合化学高通量筛选技术迫切要求喹唑啉酮类化合物能具有一种简便、准确高效的固相合成方法,加快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优化,缩短现代新药发现的过程。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生物活性更优的喹唑啉-2-酮类化合物,且其可以通过简便、高效的固相合成方法制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生物活性弱的缺陷,提供一种喹唑啉-2-酮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喹唑啉-2-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喹唑啉-2-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喹唑啉-2-酮类化合物,具有如式(Ⅰ)所示结构:
其中R1为羟甲基、3-氨基丙基、3-羧基丙基、二甲基或四氢吡啶基中的一种或几种;R2为3-氨基丙基、3-甲基丁基或苯甲基中的一种或几种,R3为4-吡啶基、苯基、对甲基苯基、对氟苯基、3-吡啶基、2-吡啶基、苯氧甲基、3-吡啶乙基或噻吩-2-甲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对R1、R2和R3三部分取代基进行改变,如采用不同疏水性或亲水性氨基酸侧链基团进行R1部位取代;对R2部位改变以获得不同立体位阻的取代胺;依据位置模拟扫描法,将N、CF、CMe或COH等原子或原子团与含芳香族或杂环化合物中R3羧酸取代基部位CH进行系统交换,获得的喹唑啉-2-酮类化合物为1,4-二取代-3,4-二氢-2(1H)-喹唑啉酮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医学院,未经汕头大学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48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