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药品集中采购结余留用测算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8871.7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2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汪兵;穆芳阁;纪青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企通易久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8 | 分类号: | G06Q40/08;G06Q50/22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丁莉丽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品 集中 采购 结余 留用 测算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品集中采购结余留用测算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医疗机构的基础业务数据;S2:根据所述基础业务数据,获取集采前药品加权平均价格;S3,建立结余留用数据计算模型,获取医保结余留用金额;S4:根据所述医保结余留用金额,获取最终的医保结余留用金额。本发明依据计算机系统,根据多种集采前药品加权平均价格,并且建立结余利用数据计算模型,通过计算机运算获取最终的医保结余留用金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所获得的最终的医保结余留用金额,可靠性、可信性高,能够满足医疗机构、统筹区等不同用户的需求,够刺激公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能够优先使用集采产品,促进国家医保药品集中采购的顺利推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药品集中采购结余留用测算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开展高值医用耗材及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自开展医用耗材和药品集中采购以来,集采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在切实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的同时,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将部分节约资金用于激励公立医疗机构,是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优先使用集采产品的必要手段。完善医保结算,统一规范医保结算流程,确保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取得成效。通过对国家带量采购(VBP)降价后的药品费用与医保支付的预算基金差额,将作为奖励返还一部分给公立医疗机构。
现有计算预算基金差额的技术状况是依赖人工收集数据,手工计算。由于运算数据庞大,基础数据标准化程度极低,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为多项数据元素存在多样算法,会导致数据结果差异较大,无法全面为用户提供合理性展示,导致结果的可靠性、可信性偏低,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品集中采购结余留用测算系统和方法,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药品集中采购结余留用测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医疗机构的基础业务数据;
S2:根据所述基础业务数据,获取集采前药品加权平均价格;所述集采前药品加权平均价格包括按医疗机构的加权平均价格、按医疗机构的药品平均价格的加权平均价格、按医疗机构取规格折算的加权平均价格和按统筹区规格折算的加权平均价格;
S3,根据所述集采前药品加权平均价格,建立结余留用数据计算模型,获取医保结余留用金额;所述医保结余留用金额包括:按医疗机构的加权平均价格的医保结余留用金额、按医疗机构的药品平均价格加权平均价格的医保结余留用金额、按医疗机构取规格折算的加权平均价格的医保结余留用金额和按统筹区规格折算的加权平均价格下的医保结余留用金额;
S4:医保机构根据所述医保结余留用金额,获取最终的医保结余留用金额。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业务数据包括:
集采合约规定的集采周期、集采药品信息、集采药品价格、前一集采周期的同通用名下药品采购数据、集采周期内同通用名下非集采药品的采购价格、集采合约规定的集采周期内的集采药品采购量、集采周期内参保患者使用量占比、集采周期内医保基金实际支付比例、集采周期内医保基金实际平均报销比例、和集采周期内约定采购量带量比例。
进一步的,所述前一集采周期的同通用名下药品采购数据包括集采合约起始日期之前的集采周期内的药品采购总金额、集采合约起始日之前的集采周期内的药品采购量和集采合约起始日期之前的集采周期内的集采药品的单价、集采合约起始日期之前的集采周期内的药品规格、集采合约起始日期之前的集采周期内的集采药品规格。
进一步的,所述结余留用金额计算模型建立如下:
YA=m×V×Lf×Lu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企通易久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企通易久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88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