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环内酯类化合物FW-Z、其发酵菌株、发酵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1286.2 | 申请日: | 202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7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赵薇;周剑;谢阳;林如;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93/20 | 分类号: | C07D493/20;A01N43/90;A01P3/00;C12N1/20;C12P17/18;A61P31/10;C12R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酯 化合物 fw 发酵 菌株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FW-Z,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环内酯类化合物FW-Z具有如下式(Ⅰ)所示的结构:
其中,R1=O时,R2=CH3;R1=OH时,R2=CH2CH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环内酯类化合物FW-Z,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环内酯类化合物FW-Z包括化合物FW-Z2和/或化合物FW-Z5;其中,
所述化合物FW-Z2中,R1为=O,R2为-CH3;
所述化合物FW-Z5中,R1为-OH,R2为-CH2CH3。
3.一种海洋小单孢菌株,其分类命名为放线菌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 sp.)FIMYZ51,于2021年12月9日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67。
4.权利要求3所述海洋小单孢菌株用于发酵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大环内酯类化合物FW-Z的用途。
5.一种发酵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大环内酯类化合物FW-Z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小单孢菌株接种于适宜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发酵制备所述大环内酯类化合物FW-Z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斜面保存的所述海洋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sp.)FIMYZ51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中进行恒温培养,收集种子液,备用;
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的组分包括:可溶性淀粉1-2wt%、葡萄糖0.1-1wt%、蛋白胨0.1-1wt%、酵母提取物0.1-1wt%、MgSO4·7H2O 0.01-0.1wt%、NaCl 0.01-0.1wt%、(NH4)2SO40.01-0.1wt%、CaCO3 0.05-0.2wt%,pH 6.0-8.5;
(2)将所述种子液转接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恒温培养,即得含有所需大环内酯类化合物FW-Z的发酵液;
所述发酵培养基的组分包括:可溶性淀粉3-5wt%、葡萄糖0.1-1wt%、黄豆饼粉2-3wt%、酵母粉0.1-1wt%、MgSO4·7H2O 0.01-0.1wt%、K2HPO40.01-0.1wt%、CaCO3 0.05-0.2wt%,pH 6.0-8.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发酵制备所述大环内酯类化合物FW-Z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所述培养步骤的温度为25-35℃,培养时间1-3天;
所述步骤(2)中,所述培养步骤的温度为25-35℃,培养时间3-6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12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