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骨素生产骨胶原蛋白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22029.0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3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冰莹;潘美针;崔根;潘亭亭;张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恒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78 | 分类号: | C07K14/78;C12P21/06;C07K1/14 |
代理公司: | 山东知圣律师事务所 37262 | 代理人: | 郭雨涛 |
地址: | 2568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骨素 生产 骨胶原 蛋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骨素生产骨胶原蛋白肽的方法,属于骨胶原蛋白肽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活化粗酶解制备骨素粉+预处理二次酶解制备骨胶原蛋白肽的工艺,除去酸碱处理等步骤,避免了酸碱处理对于原蛋白的三股螺旋结构的破坏,减少胶原蛋白的变性,获得大量优质骨胶原蛋白,再经过两次酶解,实现对骨胶原蛋白的充分降解,得到小分子量蛋白肽。整体工艺简单易操作,产率高,分子量小,且无任何污染物排放,有效解决现有骨胶原蛋白肽粉工艺中胶原蛋白肽粉生产指标低的技术问题,值得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经济价值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胶原蛋白肽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骨素生产骨胶原蛋白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胶原蛋白是一种纤维蛋白,是大部分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分布最广的功能性蛋白,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结构蛋白,主要存在于动物的骨、皮、血管、角膜等其中,是人体中结缔组织最主要的构成物质。胶原蛋白的生理功能和生物活性十分丰富,其含量和质量对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影响极大。通过适宜的条件对大分子的胶原蛋白进行水解,生成小分子的肽,其既含有胶原蛋白全部的氨基酸,又具有比胶原蛋白更好的吸收性和加工特性,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近年来,从胶原肽中分离鉴定出多种具有调节生理功能作用的生物活性肽,如抗氧化肽、抗高血压肽、抑菌肽等。相对于氨基酸以及蛋白质,肽的分子质量较小,细胞透过性较好,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具备良好的溶解性、吸水性、保水性、湿润性、吸油性及起泡性,同时有着一定的乳化性、较弱的凝胶性和泡沫稳定性,且毒副作用极低,从而在食品、药品及医疗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骨胶原蛋白肽是骨胶原蛋白部分水解的产物。骨胶原蛋白肽具有例如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抗氧化活性,具有除自由基,减少膝关节或髋关节等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增强骨密度,维持骨代谢平衡等功效。相比于作为原料的骨胶原蛋白而言,骨胶原蛋白肽由于分子量小,可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直接吸收,营养效果要比胶原蛋白更好,也成为了广泛研究的对象。
骨胶原蛋白肽是以动物骨骼中的骨胶原蛋白作为原料。动物骨骼作为屠宰工业中的副产品,相对于动物皮等骨胶原蛋白来源而言,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的优点,并且能够实现工业副产品的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当今已有从各种常见畜禽类骨头如猪骨、羊骨、牛骨、鸡骨和鹅骨中提取胶原多肽的制备工艺,常见的水解方法有酸碱法和酶法等。但目前的提取方法,所得到的骨胶原蛋白肽品质不高,且存在着提取率差,存储稳定性不足、分子量大等各种缺陷,因此,如何找到一种高效安全且环保的提取工艺,以实现骨胶原蛋白肽的工业化实际应用和生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的生产骨胶原蛋白肽的方法,提升提取率的同时,提升和稳定蛋白肽品质,降低产物分子量,以促进蛋白肽更好的吸收和利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骨素生产骨胶原蛋白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骨素粉:将动物骨头洗净杂质和污血,自然晾干,用粉碎机打碎 3-5min;
(2)按照料液比1g:10-20ml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10%的乳酸活化液中浸泡 1-2h,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得活化骨粉;
(3)再加入活化骨粉质量5-10倍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浸泡5-10h,同时进行超声处理10-30min;再加入反应罐,于不低于100℃下加热20-30min;
(4)降温后调节体系pH为8.5-11,加入体系质量0.1-0.5%的胰蛋白酶和 0.3-0.8%的碱性蛋白酶进行初步酶解,40-50℃下酶解10-20min,80-100℃下灭酶,得到初步酶解液;
(5)将初步酶解液离心过滤,将滤液进行脱色除味,再加热浓缩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骨素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恒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恒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2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