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育秧播种自动供盘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4191.6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3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峰;王亚梁;王永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赛得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9/06 | 分类号: | B65G59/06;A01G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14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育秧 播种 自动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水稻育秧播种自动供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输送总成(1)、秧盘托拉总成(2)、秧盘托升总成(3)和控制总成(4);
所述机架输送总成(1)包括用于为其余总成提供安装位点的机架以及用于秧盘输送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
所述秧盘托拉总成(2)采用棘齿支撑秧盘并间歇工作,其嵌套安装在机架输送总成(1)上,在秧盘托升总成(3)的作用下将全部秧盘顶起并落下最底部的一只秧盘;
所述秧盘托升总成(3)采用曲柄滑块机构与叉式升降机构的组合形式,通过曲柄滑块机构拉动叉式升降机构,从而实现秧盘托拉总成(2)的导向板升降;
所述控制总成(4)用于检测所述机架输送总成(1)上当前输送的秧盘位置,且在秧盘移动超过机架输送总成(1)上的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秧盘托升总成(2)再次启动工作,进行下一次供盘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播种自动供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秧盘托拉总成(2)包括后导向架(2-1)、限位板(2-2)、支座(2-3)、棘齿(2-4)、挻板(2-5)、托管(2-6)、刮钩(2-7)、拖拉板(2-8)、连接板(2-9)、前导向架(2-10)、复位弹簧(2-11)、增力弹簧(2-12)和支板(2-13);后导向架(2-1)和前导向架(2-10)分两组,在机架(1-1)的左右两条纵梁上分别固定一组后导向架(2-1)和前导向架(2-10),且两个后导向架(2-1)和两个前导向架(2-10)形成能够正好层叠放置秧盘的围合空间;四只支座(2-3)分两组分别固定在机架(1-1)的左右两条纵梁上,四只棘齿(2-4)分别与四只支座(2-3)铰链连接,在支座(2-3)与棘齿(2-4)的铰链轴上设有复位弹簧(2-11);四块限位板(2-2)分两组分别对称固定在机架(1-1)内侧且每块限位板(2-2)均位于相邻两支输送轴(1-3)之间,每一组限位板(2-2)分别与机架(1-1)的梁构成一组竖向导向结构;支板(2-13)水平设置于所述围合空间的底部且由所述秧盘托升总成(3)进行支撑;两块平行的挻板(2-5)分别沿竖向固定在支板(2-13)的两边,且每块挻板(2-5)由三块处于同一平面上且底部相连的导向板组成,每块挻板(2-5)中位于两侧的导向板均与一组所述的竖向导向结构配合,挻板(2-5)与限位板(2-2)构成移动副,用于限制挻板(2-5)上下竖向滑动;多支托管(2-6)通过连接板(2-9)固定在支板(2-13)上;两块挻板(2-5)位于中间的导向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下拉组件;每一个下拉组件中,两只刮钩(2-7)通过铰链安装在拖拉板(2-8)上部内侧,刮钩(2-7)和拖拉板(2-8)之间的铰链轴上设有增力弹簧(2-12),使刮钩(2-7)在没有受到外力的状态下与拖拉板(2-8)表面形成一个开口向下的夹角,拖拉板(2-8)下端固定在所在挻板(2-5)中间的导向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赛得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赛得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41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