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卫片反馈的崩滑监测装置、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26838.9 | 申请日: | 202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3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蕴灵;崔巍;侯芸;何乃武;祁生文;邹宇;董元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咨数据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路桥检测养护有限公司;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B31/00;G01N33/24;G01D21/02;H04W4/38;H04Q9/00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孙玉娣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反馈 监测 装置 方法 终端 设备 介质 | ||
1.一种基于卫片反馈的崩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卫片反馈的崩滑监测装置包括:
复合监测箱(1),用于对地下水化学成分、孔隙水压力、水平向位移、水平向应力和垂向应力、监测壁矿物成分变化指标进行监测,获得地质体不同深度位置的相关数据;所述复合监测箱(1)包括:自动剪切系统(1-1),用于对地下某一层位的岩土体的力学参数进行测定,将初始和变化过程中的抗剪强度参数实时进行监测分析,并传送至数据采集器(1-3);加载装置(1-2),用于在剪切试验中提供加载,还用于控制剪切板的入土深度;数据采集器(1-3),用于对整个监测箱中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存储,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控制系统(2);综合监测器(1-4),用于防水;水化学监测传感器(1-5),用于对地质层的水化学特性进行监测,如果岩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直接进行测试,若传感器所在岩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时,则监测水分迁移过程中的水化学成分;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6),用于对地质层的岩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进行监测,为整个岩土体有效应力计算提供核心参数;矿物成分监测传感器(1-7),对地质层的矿物成分进行监测分析;水分传感器(1-8),用于对地质层水分含量进行监测,反映岩土体内部的水分迁移状况;水平位移监测传感器(1-9),用于岩土体产生水平位移时,进行水平方向位移监测,获得水平位移变形指标;竖向位移监测系统(1-10),用于岩土体产生竖向沉降时,对竖向位移进行实时采集;
数据采集控制系统(2),用于现场数据的采集、汇总、存储,将现场采集的数据缓存后利用无线传输装置进行传输,将数据汇总后传输至室内卫片解译终端;
流量监测系统(6),用于对坡面不同位置的地表水流量进行监测,以及对地表水的化学成分和pH数据进行测试分析,将流量数据采集后与气象资料进行整合,分析不同位置的流量与降雨量指标;
激光扫描监测系统(7),用于对坡面的冲刷形态进行实时监测分析,获取坡面不同位置处的冲刷形态数据,通过与原始坡面形态比对后计算冲刷情况,对沟底(5)的水流和水位进行监测,对出现的险情进行预警;
水位监测系统(9),用于对沟底(5)的水位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测,传输至数据采集控制系统(2)后与降雨量数据比对,同时与坡体内部的水分传感器(1-8)及孔压传感器数值进行比对分析,获取降雨量-流量-孔隙水压力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卫片反馈的崩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卫片反馈的崩滑监测装置还包括:供电系统(3),由太阳能供电和风能供电两个模块组成,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进行电量补充,向整个监测系统进行供电;
所述供电系统(3)采用变频自动控制,当同一传感器连续一周变化参数≤0.1%时,自动切断同类传感器三分之一的电源,保持待测状态,有波动电流反馈至供电系统(3)后,则供电系统(3)开始重新供电,传感器恢复正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卫片反馈的崩滑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卫片反馈的崩滑监测装置还包括:
无线传输天线(8),用于数据传输和指令接收;
气象监测站(10),用于对当地的降雨量、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气象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和传输,最终传输至数据采集控制系统(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咨数据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路桥检测养护有限公司;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咨数据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路桥检测养护有限公司;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68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