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磨损性强的汽车后备箱用EPP底垫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8935.1 | 申请日: | 202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0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王龙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永锋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1 | 分类号: | B60R13/01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损性强 汽车 后备 epp 垫板 | ||
本发明公开了耐磨损性强的汽车后备箱用EPP底垫板,涉及汽车底垫板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多个安装板,安装板的外侧壁套接安装用于减震的胶圈,安装板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接触板,安装板的上端两侧转动安装有滚轮,安装板的上端开设有槽,槽内固定安装有抬升机构,通过胶圈减轻安装板之间的接触力度,通过滚轮即可使物品滑动到合适位置,减少与接触板的摩擦,当物品位于所需位置时,通过抬升机构抬高接触板,使接触板高于滚轮的上端,对物品进行支撑,解决了使用者往后备箱内拿放物品时,为了省力会采用滑动、拖拽的方式,长此以往物品多次摩擦底垫板,容易导致底垫板磨损速度加快,且现有的底垫板耐磨性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底垫板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耐磨损性强的汽车后备箱用EPP底垫板。
背景技术
汽车后备箱是汽车上用于放置物品的空间,为了能对后备箱空间进行防护,需采用汽车后备箱底垫板,汽车后备箱底垫板需要贴合汽车后备箱内壁,具有隔音、防水、去污、保护的作用,因此优选采用具有上述功能的EPP材质的底垫板,但在使用者往后备箱内拿放物品时,为了省力会采用滑动、拖拽的方式,长此以往物品多次摩擦底垫板,容易导致底垫板磨损速度加快,且现有的底垫板耐磨性能较差,为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现提供一种耐磨损性强的汽车后备箱用EPP底垫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耐磨损性强的汽车后备箱用EPP底垫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耐磨损性强的汽车后备箱用EPP底垫板,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多个安装板,安装板的外侧壁套接安装用于减震的胶圈,安装板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用于支撑物品的接触板,安装板的上端两侧转动安装有用于方便物品滑动摆放的滚轮,安装板的上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接触板和滚轮的槽,槽内固定安装有用于抬升接触板高度的抬升机构,抬升机构包括凸轮杆,安装板的槽内开设有用于安装凸轮杆的安装槽,凸轮杆转动安装在安装槽内,同排的安装板内部凸轮杆之间连接部位设置有连杆,底板的一侧内部转动安装有多个第一齿轮,且多个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最侧边凸轮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齿轮的一面,其中一个第一齿轮的一边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底板内滑动安装有用于转动第二齿轮的齿条,底板的上端滑动安装有用于移动齿条的拨动块,拨动块固定连接在齿条的上端,底板开设有方便拨动块滑动的第一滑槽,当物品放在底垫板上时,会有一个偏向力,会导致安装板产生移动,通过胶圈减轻安装板之间的接触力度,当物品滑动在底垫板上时,通过滚轮即可使其滑动到合适位置,减少与接触板的摩擦,当物品位于所需位置时,通过抬升机构抬高接触板,使接触板高于滚轮的上端,对物品进行支撑,其中,通过拨动拨动块使齿条移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一个第一齿轮转动,带动多个啮合的第一齿轮同步转动,进而使凸轮杆转动,凸轮杆转动顶起接触板,进而抬高接触板的高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接触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止接触板脱离安装板的滑块,安装板的槽内侧壁开设有与滑块匹配的第二滑槽,通过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方便接触板在安装板上端上下移动的同时,对安装板进行限位,防止接触板脱离接触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安装板的槽内固定安装有用于对接触板提供向下拉力的第三弹性件,安装板的槽内开设有与第三弹性件匹配的第三凹槽,通过第三弹性件对安装板提供一个向下的拉力,使接触板在抬升机构取消其抬升状态时,能够快速向下移动复原。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底板开设有第一凹槽,活动板活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第一凹槽内固定安装有用于对活动板提供水平弹力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为两个,且固定连接在活动板的两侧,所述活动板设置为多个,通过第一弹性件对活动板提供弹力,使其稳定在第一凹槽内,进而达到稳定安装板的作用,防止物品防止在底垫板上时,安装板出现强烈晃动,通过多个活动板进一步稳定安装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永锋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永锋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8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