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对接装卸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0947.8 | 申请日: | 202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3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邵雪锋;林斌;王健;张皓威;冯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F17C13/02;F16L27/00;F16L27/08;F16L3/01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林晓青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对接 装卸 设备 | ||
1.一种智能对接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卸臂,包括若干支管和若干转动组件;
每两相邻的支管之间均组装有一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以调节相邻两支管之间的运动姿态及使相邻两支管之间相互导通;
目标锁定机构,包括相机模块和传感模块;
所述相机模块组装于装卸臂末端,所述传感模块组装于槽车罐口处;
控制机构,在相机模块锁定传感模块的位置后,所述控制机构根据相机模块获取的槽车罐口位置信息控制若干转动组件运行,以对若干支管的姿态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装卸臂和槽车罐口的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对接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撑机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和组装于底座的支柱;
所述装卸臂组装于支柱;及
所述控制机构组装于支柱和/或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对接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支管分别为依次首尾导通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第四支管和第五支管;若干所述转动组件分别为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第三转动组件、第四转动组件和第五转动组件;
所述第一支管固定于支柱;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组装于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之间,用以驱动第二支管沿横向进行转动;
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组装于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之间,用以驱动第三支管沿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组装于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之间,用以驱动第四支管沿纵向进行往复摆动;
所述第四转动组件和第五转动组件相互串联设置,且第四转动组件的转动轴线和第五转动组件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四转动组件用以连接第四支管,所述第五转动组件用以连接第五支管;
其中,所述相机模块组装于第五支管远离于第四支管的一端,用以获取槽车罐口的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对接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旋转接头、第一大齿轮和第一小齿轮;及
所述第一支管用以对接第二支管的一端朝上设置,用于组装第一旋转接头,所述第一大齿轮组装于第一旋转接头上,用以对接第二支管;
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支座组装于支柱上,所述第一小齿轮组装于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用以对接第一大齿轮;及
所述第二支管对应于第一大齿轮正上方的位置设有和第一大齿轮同轴设置的转轴,所述支柱设有用于和转轴相转动配合的轴承支座;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用以驱动第一小齿轮转动,所述第一小齿轮从而带动第一大齿轮转动,所述第一大齿轮进而带动第二支管沿横向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对接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旋转接头、第二大齿轮和第二小齿轮;及
所述第二支管用以对接第三支管的一端朝下设置,用于组装第二旋转接头,所述第二大齿轮组装于第二旋转接头上,用以对接第三支管;
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支座组装于第二支管上,所述第二小齿轮组装于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用以对接第二大齿轮;
其中,所述第二电机用以驱动第二小齿轮转动,所述第二小齿轮从而带动第二大齿轮转动,所述第二大齿轮进而带动第三支管沿自身轴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对接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转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三旋转接头和传动件;
所述第三旋转接头组装于第三支管的下端,所述第三电机通过第三支座组装于第四支管,所述传动件用以连接第三电机和第三旋转接头;
其中,所述第三电机通过传动件带动第三旋转接头转动,从而驱动第四支管沿纵向进行往复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09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